不可否認,他現在與高見、杜冷這些人的醫學知識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醫技的提升主要靠練習,醫學知識的積累則是多看書,多學習,勤思考。
“嗨,早啊!”
金銘希笑著跟他打招呼。
“早!沒想到你還有晨練的習慣,今後一起呀!”周燦笑著回應。
現在規培資格也到手了,早上完全可以抽出一些時間鍛鍊身體。
醫生是個高危職業,每天堅持鍛鍊非常有必要。
“那敢情好,正愁沒個伴呢!”
金銘希正想找些機會與周燦拉近關係,一起跑步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看看時間不早了,兩人一起前往醫院上班。
路上少不了天南地北的閒聊。
金銘希談到了老家縣城的醫療狀況。醫生隊伍良莠不齊,即便水平最高的縣人民醫院,遇到稍複雜一點的病情就處理不了。
只能保守治療或者轉往上級醫院。
說到這些時,他很無奈。
醫生行業看似大家都能治病,在學校接受的教育也差不多,其實卻有著一道道看不見的技術壁壘。
每家醫院都有著自己擅長的專攻領域,這相當於它的獨家秘技。
也是它的‘招牌菜’。
這些獨門秘技,一般是不會輕易外傳的。想要學到這些秘技,必須加入這家醫院,並且進入相應的科室工作,才有機會學到。
比如,一個胃癌Ⅱ期病人求診。
縣級人民醫院的醫生一看,哎呀,這個病人的癌細胞都已經向四周擴散了,沒救了。然後給病人做常規化療,儘量減輕病人痛苦一類的常規手段。
說白了,就是聽天由命。
可是這個胃癌病人上有七十多歲的父母要贍養,下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要撫育,他不想死啊!
於是經過打聽後,又跑到圖雅醫院的胃腸腫瘤專攻科室求診。
嘿,這次還真來對地方了。
這個科室的醫生專門從事腸胃腫瘤方面的研究。包括病因、病理機制、治療、預後等等。
科室的主任給他查了個胃鏡,告訴他,腫瘤還只擴散到了胃壁,還有得救。
然後給出了一整套組合治療方案。
掃除腫瘤、化療、營養支撐,特殊藥物鞏固療效。
這麼一整套治療方案下來,病人最終治癒了。
原來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找對能治癌症的醫生。
從這個小故事能夠看出不同醫院之間,治療水平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金銘希千方百計進入圖雅醫院工作,絕對是個明智選擇。
隨便學幾樣技術回去,都能成為縣人民醫院最先進的治療方案。
兩人吃完早餐後,金銘希走向樓下開的奶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