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緞的下面是一個竹編的小籠子。
而籠子裡則是一隻蛐蛐。
馬春花覺得這玩意兒根本登不得大雅之堂,拿這個去送禮,這不是惹人笑話嗎?
而且這東西居然還價值不菲,更讓她覺得這個世界瘋了,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居然就值當了一塊金磚的價格。
曲非煙更是直言,只有六七歲的小孩子才喜歡玩蛐蛐。
陳程則知道,他是對的。賈似道在他貪婪的一生中,留下了一個響亮的綽號,蛐蛐宰相。說的就是他酷愛鬥蛐蛐。
這鬥蛐蛐,不但是賈似道一個人的愛好,也是現在臨安最風靡的貴族活動。
一隻好的蛐蛐價值千金。
所以陳程投其所好,絕對沒有錯。
而且這蛐蛐還有一個好處,不會被騙,至少不會被大騙。
陳程不是沒想過,送書畫之類。可那玩意就是名家都有看走眼的時候,他要是花了大價錢送了贗品給賈似道,只怕不但沒有起到討好的作用,還得罪了人。
這蛐蛐不同,直接看它表演就行了。再吹得厲害,上去就被咬死的,還是不濟。
這時,屏風後面轉出了一個極漂亮的婦人,自然是賈似道的妾室南氏。
賈似道此刻也沒工夫搭理妾室和陳程了,便叫了人,取了他的“大將軍”來比較。
“大將軍”是蛐蛐。時下流行的鬥蛐蛐方式,厲害的蛐蛐都是要封官的。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都有。
賈似道一邊擺弄著蛐蛐,一邊說:“陳大俠可認識九龍派掌門易吉?”他現在也顧不得擺出什麼雲淡風輕、禮賢下士的樣子,完全成了一個玩物喪志的廢柴模樣。
陳程心中一動。他曾建議易吉結交賈似道。當然雖然是為了針對他師弟張徵說出來逗樂子的話。不過,後來好像易吉當真了。
賈似道現在問起,多半代表易吉真的尋上門了。
於是他回答:“是。”
賈似道又問:“那陳大俠還認識潤州宣撫使馬守疆?”
陳程當日勸了馬守疆,可馬守疆看起來不以為然。當天晚上馬文成倒是試探了幾句,陳程不知道這是真說事,還是想借故佔自己便宜,沒敢多搭話。
說實話,他很挺怕馬文成的。馬春花也很怕馬文成。
於是他又答:“是。”
“哎呀,贏了、贏了、贏了。我這大將軍居然死了。陳大俠不愧是大俠,連養的蛐蛐都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士。”賈似道頗為滿意地點點頭,立刻就有下人來收撿蛐蛐。
賈似道將手上的竹籤也順勢放下,又說:“本官此來臨安,算了一個卦問吉凶。真人給的回答是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翻譯一下就是:龍也許跳進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為而沒有災難。
這是一個平卦。北宋易學家邵雍的解讀是“得此爻者,百為艱難”。
陳程反正不太清楚,他以為指的是:前進是沒有錯的。這屬於望文生義了。
賈似道看著陳程的表情,也知道他沒聽懂。他雖然不是進士出身,而是因為門蔭入仕,學問自然還是有些的。
不過他也就不在江湖人面前賣弄了,後面的話說得直白一點:“真人又說,此番若是遇到貴人,必然逢凶化吉,從此如龍出淵,大利亨泰。我問他貴人是什麼樣的人?他說疊詞。我道我家姐姐是娘娘,娘娘就是疊詞。又道宮中公公是貴人。最後想來想去,我認為,利我之人,必是韃靼。”
聽到這裡,陳程終於臉上一抽。合著這位拿韃靼當貴人呢,難怪信奉不抵抗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