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一行人便一路來到岳陽樓下。陳程原以為此來會見到人山人海。結果人不可謂少,但確實沒他想象的多,也就幾十人罷了。
原本他有些錯愕。但轉念就明白過來。江湖不過是天下一隅。不是隨便哪個人都關心江湖的。販夫走卒,芸芸眾生,才是這個天下最多的人。江湖始終不及江山。
當中站著那位就是岳陽大俠李玉熙,一身灰色雲紋長袍,短鬚華髮,長相清癯。遠看時,陳程聽人稱他為李前輩,又見他頭髮花白,還以為他真是老人家。
待走到近處才發現,其人也就四十歲上下,不知道怎麼就成前輩了?
不對。
陳程轉念一想,估計這是學了什麼不世神功,駐顏有術吧。
李玉熙顯然已經開講了一小會兒。此時他正接著剛才的話說:“所以我這五招劍勢,分別叫做知秋一葉,俱滅十方,青冥百里,星耀千海,雲隱萬山。”他一說完招式名稱,下面就有兩三人叫起好來。
陳程也微微頷首,別的不說,單論這招式的名稱倒是講究。總比馬春花教他的查拳,招式名字諸如“弓步架打”來得極為粗淺聽起來有韻味一些。
當然他也知道,招式名字的雅俗,各有各的好。
比如弓步架打,這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學習起來理解起來方便許多。而知秋一葉,鬼知道是要幹什麼。
不過後者的妙處也在於此,學的人固然一時不能領會,對招的人也不能看破。兩人對敵,你知道對方要使用一招知秋一葉,你根本猜不到這是要幹啥,那怎麼提前判斷防守呢?
李玉熙又說:“其實這名字,本身還是藏住了真正的機鋒。知秋一葉,機鋒在哪裡?其實它真正的意思是一葉泰山障。”
陳程皺眉,這文人搞出來的名字確實令人頭疼,繞來繞去的。一葉泰山障顯然又是化用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典故。
想到這裡,他內心就不免吐槽起來。
這李玉熙招式的名字雖然精巧,只怕未見得威力強。真正的高手可能根本沒讀過什麼書,創出來的招式說不定毫無花巧。
比如伏虎勾拳,就是勾拳,這不言簡意賅多了。那些招式名字聽著好聽的,只怕不少是花架子。
這邊李玉熙已經解釋了:“所以這一招的精髓在於障。兩人交手,有攻就有守。守的訣竅就是給對方進攻製造障礙。”
說著,他比劃出一個劍招,這就是他的“知秋一葉”。
馬春花皺眉說:“這一招很厲害嗎?我怎麼看不出來?”
陳程也是不語,他覺得這劍招真是連花架子都不如。馬春花這樣的低手上去,估計也能打得這李大俠滿地找牙。但又想著只怕是自己境界太低,對方這是大巧不工,又或者返璞歸真。
李玉熙比劃完第一招,又講道:“俱滅十方,其實講的是十方山河茫。茫者,就是模糊不清的意思。只有模糊了劍招,才能顯現出其中本真劍意。”說完,自然也比劃了一下。
陳程更加皺眉起來。這招式簡直爛得可以。但對方說的話又似乎確實大有道理,讓他倍感迷惑。
李玉熙又說:“青冥百里,說的是百里扶搖上。劍法自然要講求上。這裡的上不是指上下這個方位,而是說一種從高到低的俯壓。再通俗一點,就是不講具體的招式,而是要講究一種劍勢。”
說實話,這人為了強行押韻,又為了湊齊統一格式,真是每句話都講得雲山霧罩。難怪聽眾不算多,這一般武人只怕聽幾句都不耐煩了吧。
似乎為了印證陳程的想法,馬春花果然搖起頭來:“說得好複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