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只聽老婦人笑著回答道:“當然是大夥都這樣啊!要真說起來啊,我們家還真不算最好的。單單是拿上工這件事來說,現在哪家人家裡不是四五個人去上工啊。也就是說,單單是上工銀子,一個月就有好幾兩銀子。”
“而且啊,現在很多人都有其他收入。那,你看這個竹籃,就是我們村自己編制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
“那這樣看起來,那南木村倒是要比你們差一些啊!”
“怎麼會呢!”那老婦人否定道,“南木村除了養殖和種菜蔬,他們還可以賣豬毛鴨毛什麼的。要說起來啊,這些都不便宜。還有,他們喂的豬直接賣去菜市場就是了,多方便啊,你們說是吧。”
“對了,他們村也修建了別墅,很多人都買了。現在啊,這日子過得很是紅火。單單是拿年輕後生和大姑娘來說,現在多少大姑娘做夢都想嫁到咱們這幾個村子來。要換了以前,嫁娶都是不容易的。”
“就拿我兒子來說,陳家村在我們家建作坊以前,我家是吃不飽穿不暖的。但是,自從建了這個作坊,我們家買了別墅,也有了存銀,來我家說親的人便多了起來。我兒是已經把媳婦娶進門了,至於我閨女啊,我現在可捨不得嫁了,再養幾年再說。”
說起這些,老婦人的話便多了些,滔滔不絕的。但是話裡話外,都是自豪和自信。
聞言,皇后便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可不是這個道理麼!誰的女兒誰心疼啊!
結束這個談話後,幾人便上了車,往前走去。
走了一段,幾人又下了車,隨便找了一個攤子進行談話。如此反覆好幾次,找了好幾個不同的人談話,皇帝這才意識到,這附近的三個村子過得真的是很好。
陳家村自不必說,連帶著南木村和青竹村也過得十分好。其他的還不知道,畢竟還未進村。但是,單單是從這條路來看就很不錯了。
不過倒也無所謂,進村就能看到了。
此外,除了這些,他現在還有一個特別好奇的事情,那就是那幾個村民口中的軍糧作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白知縣是彙報過這個事情的,據說在做掛麵的同時,還在全力研究一些新品種的軍糧。
若真是能夠製作出來,那就真的是大功一件。
看到皇帝和太后一直笑眯眯的,也不像是裝出來的,陶知縣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青山縣縣城雖然經過突擊建設,處處都是好的,但顯然沒有得到幾人的認可。
不過也沒關係,反正這陳家村才是此次微服私訪的重點。若是這裡得了肯定,那也是一樣的,都是他的功績。
就這樣,馬車一路向陳家村駛去。
期間,皇帝又下車好幾次,不是找人問話就是看路或者看沿路的村子建設情況。這一看,皇帝臉上的笑容便越來越多了。
這樣的村子,才是他理想中的農村應該有的樣子。
及至到了陳家村村口,按照陶知縣幾人的意思自然是要繼續坐著馬車進去。但是,皇帝大手一揮道:“停車,我們還是走著進去吧。”
皇帝這樣說,自然是沒有人敢反對的。哪怕是讓他們爬著進去,他們也只能照辦的。
陶知縣等人便知道,皇帝這是要準備認認真真地看一回了。好在他們已經來過無數次了,心裡清楚皇帝此行怕是會十分滿意。
且不說現在的陳家村已經煥然一新,哪怕是一年前的陳家村也是可以稱得上驚豔的。
此時正是早上十點左右,太陽倒是挺強的,一下車,幾個疏於鍛鍊、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官員便覺得陽光有些晃眼,又覺得身體有些乏,總歸是不願意走路的。
但看著走在前面的帝后二人以及精神矍鑠的太后,是如何都不敢稱病不去的。天下人都知道,這皇帝最是討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且要說到尊貴,天底下最尊貴的三人就在前面走著,他們連砂礫都算不上。皇帝一個不高興,估計會讓他們去蠻荒之地鍛鍊幾年再回來。
“嗯,不錯不錯,這村的入口選的極好。嗯,這樹也不錯,看著就和別處的不一樣。彷彿,彷彿也是杏樹?”皇后興致勃勃地說道。
聞言,陶知縣趕忙上前道:“是的,這就是杏樹。陳家村全村無論是哪裡,種的都是杏樹。還有這些樹都是有專人在打理的,定期修剪、除蟲,是而春天的時候開出的杏花顏色絢爛,結出的果子也是異常甜美。”
“村民還專門請人打理這些果樹?”太后吃驚地問道。哪怕是在京城,街道上的樹似乎也是沒有人打理的。反正有次她一時來了興致微服出去逛街,滿大街的樹都是病懨懨的,哪裡有眼前這些樹這般精神和有韻致。
而且,要是春天開花了,光是想想都美。
陶知縣便道:“雖是專人管理,但卻不是花錢請的。陳家村的村民中有一部分人是會園藝的,而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簡單的修剪技術。因此,大夥都是輪流來管理這些樹的。”
“這樣倒是不錯,這樹修剪的非常好。”
又見樹下還有一些石桌石凳,旁邊放著一個泥爐,上面還有一個壺,皇帝便嘆到:“難怪這裡這麼多遊玩的人,你看單單是這壺這爐便想得極為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