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汪春來和何時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一時有些驚嚇到了,發著抖問衛氏道:“大丫,我們這是要去縣衙麼?那落戶紙不是已經弄好了麼?”
“阿爸,阿孃,你們不要怕,這是蕓薹這丫頭在全國的比賽中得了第一,這不,知縣大人要見她,還要給獎品呢?”
“皇上不是已經給了獎品了麼?”汪春來問道。那可是五十畝良田啊,怎麼還有獎品。
對此,董明舉的娘周氏得意地說道:“大娘,那地是皇上的心意,天家的賞賜。但這獎品是,是知縣大人要給的,一碼歸一碼。”
“是啊,皇上都給了,知縣大人自然不能落後。”阮玉萍的娘李氏也笑著說道。現在啊,她什麼煩心事都沒有了。哪怕是知縣大人不給獎品,她的女兒也夠出名了。
就拿這五十畝的地的賞賜來說,皇上可是說了,這地是要在本地的村子裡劃出來給他們的。馬上啊,他們家也就是小地主了,吃穿是肯定不用愁了。
而且,這地是皇上給的,是要圈起來的,到時候根本沒有人敢靠近或者侵佔。否則,那就是對皇上大不敬。
現在,陶知縣還要給獎品,就是不知道是銀子還是糧食。最好也向上次那樣,給銀子又給糧食,多實用啊。
最關鍵的是,他們也算是見過皇上和知縣大人的人了。雖然她自己沒見過,但她女兒見過啊。
不過,按照衙役的意思,只有孫蕓薹和阮玉萍以及董明舉三人進去見了陶知縣,其餘人都在外面候著。
見了面,陶知縣便道:“你們都是好樣的,還真給本官拿了個第一回來。當初本官就說過,不管是誰拿了獎,哪怕是全國前十,本官都有獎勵。現在啊,你們居然拿了個全國第一,這可是大大的喜事啊。為此,本官為你們一人準備了五十兩銀子作為獎品。”
說著,便有人拿了銀子過來,一人給了一個荷包。還別說,這荷包可真重啊。
陶知縣知道他們愛現銀,不愛銀票,又覺得直接拿銀子不雅觀,便拿布袋裝了方便攜帶,也是很貼心了。
“對了,這是朝廷發下來的匾額,來,你們一人一個,記得拿回去掛起來啊,也讓鄉親們跟著高興高興。”
最後,陶知縣才說道:“本官在流雲軒二樓給你們預定了一個包間,想來你們也餓了,就帶著你媽的家人去吃頓飯吧。銀子我已經結了,你們放心吃就是了。本官還有事,就不留你們了。”
“對了,蕓薹,你外祖一家遷戶籍的事本官已經知曉,一會兒你把戶籍紙拿來,趁著你們吃飯的時候我讓他們登記好,你們離開的時候順便帶走就是了。”
說完,陶知縣便讓阮玉萍和董明舉二人先出去了,自己又單獨接見了汪春來一家。白知縣對他們早年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對花子的惡行表示了譴責,又對他們的未來生活表示支援。
只聽他說道:“以後啊,你們就在本官的治下生活了。這裡離陳家村不遠,蕓薹又是識路的,有什麼困難一定要告訴本官,本官幫你們解決。”
一番行動下來,直把汪春來一家感動的淚流滿面。
這可是知縣大人啊,他們何嘗見過官員這樣和藹的一面?要知道,哪怕是一個衙役,也是鼻孔朝天的。
說起來,陶知縣這幾日簡直是心情飛揚。原本不指望有生之年能夠升遷的他,居然接到白知縣的密信,說是皇帝對青山縣非常看重,隨時有可能來這裡微服私訪。
而且,孫蕓薹幾人得了個全國第一,已經在皇上和太后那裡掛了號。他聽了,心裡一驚,過後便開始狂喜,心裡篤定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先是有孫蕓薹三人這樣的奇葩,現在可謂是全國知名;然後是陳家村這樣的奇葩,天下人皆知。等皇帝一來,滿意而回之時,也就是他的升遷之日。畢竟,全國也找不出這樣的地方來啊。說起來,還不是他領導有方。
因此,他才對孫蕓薹幾人這般客氣,又是銀子又是去酒樓為他們預定吃飯的地方。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現在陳家村馬上就會遷入一戶人家,那就是孫蕓薹的外祖家。
別看這只是千千萬萬的農戶中最普通的一員。但是,他們卻又不是普通人。
為何這樣說呢?他們是皇帝和太后都知道的人,也是全天下官員和志願者都知道的人。
前段時間,為了幫助這一家子尋親,可是全國都行動起來了。要知道,這在全國都尚屬首次。
現在,這戶人家終於團圓了,而且還住到了自己的治下。以後啊,他會時不時的便把這家人的動向向朝廷彙報的,同時也會向天下的志願者說道說道。
當然,都是說他們幸福生活的一面。
他們在陳家村生活,能不幸福麼?
整個青山縣的人都知道,現在陳家村的戶籍可是很難辦到的,除非有大閨女嫁進去,或者有新生兒出生,否則,一律不給辦。
像汪春來這樣的,可真是託了孫蕓薹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