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齊氏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樣子,羅氏便道:“我可是先給你說好了,這事誰都不能說。若是被我知道了,定是不依的啊。”
羅氏的兩個兒子非常壯實,勞力好,種莊家也有經驗,因此,齊氏和嚴氏是幾乎不用下地幹活的。加上朱氏時不時的回去將陳繼興家的經驗說了,地裡的莊稼長得非常好。
倆人非常孝順,所以齊氏再橫,卻是不敢和羅氏爭論的。真要有什麼,想都不用想,她男人是不會幫她的。
聞言,齊氏便道:“看娘說的!你就放心吧,這可是大事,我怎麼可能亂說啊。”
葉氏一共給了朱氏十顆花生,朱氏見孃家哥哥一個沒來,現在屋子裡一共八個人,想了想,便只拿了兩顆出來,反正這長生果是四粒果實,正好一人一顆。
她原本是想讓齊氏自己剝的,轉念一想,一共就八粒果實,若是齊氏貪吃自己多吃一顆,其他人便沒有了,於是自己三下五除二剝了,一人發了一粒。
又轉念一想,她和陳繼達都是吃過的,且還不是這樣少,葉氏曾經煮了些又炸了一些,邀請全家人都吃了的。於是,她便把剩下的兩粒給了朱六和羅氏。
眾人一嘗,確實被花生的味道所驚豔。就這樣的味道,和奶也差不多,也合該值十兩銀子一斤。
齊氏更是砸吧砸吧了嘴,一副十分不滿足的樣子,想著朱氏肯定是給她的兩個哥哥留了一些的,到時候自家男人那一份,她定要搶過來吃了的。
又閒聊了幾句,便是晚飯時間了。
朱氏做飯的手藝原本就不錯,分家前家裡的所有飯食都是她和葉氏輪流做的。等到葉氏單獨分了出來,做飯這件事便落到了她一個人的肩上,黃氏實在是太懶了。
加上這段時間做席面的經歷,朱氏做出的晚餐獲得了大夥的一致好評。特別是齊氏,吃得滿嘴都是油,只覺得自己今天太幸福了。
白天的時候喝的是好茶,還有糕點和小零嘴吃,晚上吃的是白麵餃子並些大肉,還有鴨鴨鄉廚當初驚豔了無數人的涼拌豬頭肉。
朱氏今晚更是添了些涼拌黃瓜,總之葷素搭配得很好。
晚飯後,眾人躺在朱氏家新置辦的床上,蓋著新買的剛剛曬過太陽的被子,只覺得全是陽光的味道。吃飽喝足,又有高床軟枕,且茅廁又離得近,不必像在小王莊那個家那樣,上個廁所還要跑老遠。
眾人都十分滿足。齊氏更是有些不想回家去了。
朱氏忙了一天,正準備歇下,哪知羅氏卻突然走了進來,趁著陳繼達不在屋裡,便拉著朱氏的手道:“要不要趁著現在有空,去一趟你婆婆那裡?要說我也帶了一點點心過來的。”
她自是知道陳繼興一家已經分家了。念在劉老太太分家的時候沒有偏心苛待她閨女的份上,她倒是想去看看。
哪知卻聽朱氏道:“不用了,娘,現在也不早了,趕著去倒顯得咱們心急似的。這樣吧,明天早上吃了早飯,我陪著你再去一趟吧。”
聞言,羅氏便不再言語,自顧自回屋休息了。她這樣做也是為了不給朱氏添麻煩。不過轉念一想,女兒一家已經分家了,倒也的確不用這麼誠惶誠恐的。
第二日一大早,朱氏便帶著自己娘和兩個嫂子去了老宅,一是親自上門請劉老太太過來吃席,二則要正式介紹一下自己的孃家人。
羅氏說得對,不管她心裡願不願意,總歸是得來一趟的。且她心裡對劉老太太也不反感,至少她沒有像當初對待葉氏那樣對她。
有了黃氏這個流言集中地和批發點,劉老太太昨天晚上便知道了親家已經來了陳家村的訊息。不管她也沒指望著人家連夜就來拜訪她,畢竟她現在不過是一個寡居的老太太,且剛剛分了家。
因此,羅氏和劉老太太見了,都是滿臉的寒暄,盡說些客套話,弄得黃氏和朱氏一身雞皮疙瘩。
等敘話完了,朱氏這才說道:“娘,今天我們辦席,一會兒還請你老人家過來坐坐,樂呵樂呵。對了,大嫂,你和大哥一會兒攙扶著娘,我們就先回去了。說起來,家裡還有許多事情沒做呢。”
又寒暄了幾句,朱氏這才帶著自家人走了出來。走到院子外面的時候,她忽然就明白了葉氏每次來這裡的感受。說實話,她現在是一點都不想踏入這裡半步了。
特別是現在分了家了,她又有了自己的住處,就更不想來了。
出門的時候,羅氏卻道:“這宅子修得倒是不錯的,也難怪你大嫂不願意搬出來。新修的屋子是好,但也要費不少銀錢。啊,對了,我瞧著你婆婆倒像是年輕了一些似的。”
聞言,朱氏便道:“可不是麼,她現在過得滿足,沒有煩惱的事情,自然顯得年輕。”
的確,自從陳五妹出嫁,劉老太太便再也沒有了什麼大的牽掛。幾個兒子都成家了,都有了孩子,連陳繼興都得了兩個兒子,現在就等著陳五妹傳來好訊息了。
且她自己守著三百兩銀子過活,根本是啥也不用愁。哪怕是日日吃好的,也是用不完的。黃氏再不喜歡劉老太太,可還是全心全意地奉承著,只等著她歸西,將這份傢俬全部吃了。
中午的席面自然是獲得了大夥的一致好評,畢竟有鴨鴨鄉廚兩個分隊的人的全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