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到了臘月二十。
鴨鴨鄉廚三天前做完了累積的最後一場壽宴,葉楓這邊,也不再有人上門賣樟木,想是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都想休息休息了。
臘月二十,陳千山家。
因為連續做了十一次席面,所得工錢和賞銀又都是均分,加上之前做砧板生意賺的十多兩銀,這段時間陳千山一共得了五十六兩銀。
加之他基本上不在家吃飯,每次多多少少還帶回一些剩菜,陳繼勤家的生活算是有了質的飛躍。
陳千水跟著葉楓做砧板生意,不過是一個多月時間,他依舊是做些木工活,得了四十兩銀。加上劉氏賣豬賣雞,陳繼勤家截止臘月二十這一天,家裡居然有了一百兩銀的鉅款。
這一天,劉氏非常開心,想了想她昨天晚上才數過的銀子,豪放地殺了兩隻大公雞,按照陳千山說的方法,一隻清燉,一隻用辣椒油涼拌了。
這天晚上,一家六口圍著桌子坐了,一邊聊天一邊開心地吃著雞肉。
要換了以前,碰上這麼好的雞肉,大家肯定都是不會聊天的,肯定是埋頭苦幹。但自從陳千山加入鴨鴨鄉廚以來,家裡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改善,大家也不那麼饞肉了。
“娘,你笑啥哩?”陳千山問道。
劉氏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夾了一塊雞肉也沒來得及吃,便坐在那裡傻笑,模樣頗為滑稽。
“這孩子,還打趣你娘。我啊,這是開心。你猜怎麼著,最近好多嬸子上門來打聽你的事情。”說完,這才咬了一口雞肉。
這雞喂得好,非常肥,肉質鮮美,吃起來很美味。
“打聽我什麼?那那那,娘,我們鴨鴨鄉廚暫時可不招人了,你可別隨便答應人家。”
陳千山趕忙吞下口中正在咀嚼的雞肉,著急地說到。
鴨鴨鄉廚最近接了不少生意,這可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畢竟他們隔三差五地便集體往城裡跑,又會集體消失一兩天,動靜著實不少。
而生意好,也就意味著他們原先的人手不夠用,於是村裡不少人都開始想加入鴨鴨鄉廚。
可是,眾人一合計,又覺得現在的人基本夠用了,不打算再招人。其實,再招一兩個也是行的,但大家都覺得這樣分銀就少了。
他們都願意累一點,多分一點銀子養家。
陳繼勤是個老實木訥的人,一般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他一般也沒什麼意見。但今天,他卻罕見的說話了:“就是,老三說得對,孩他娘,你可別犯糊塗,咱們還指望著這個賺銀子呢。”
被爺倆質疑,劉氏卻也不惱,依舊笑著說道:“我說你倆咱就一個樣,都是榆木疙瘩。虧得葉家妹子還經常誇老三聰明,天生是做買賣的料。我看啊,你就是不開竅,這麼大了,心裡也沒個數。”
說著便嗔怪得看了父子倆一眼,繼續吃菜。
原來,自從鴨鴨鄉廚火了,其成員自然也是眾人關注的重點。像陳繼萬和陳繼興倆口子倒也罷了,畢竟都是已婚,沒啥好關注。至於葉二妹,人家年齡不大,又是葉家村的人,說兩句也就沒有人說了。
而趙氏卻是守寡多年,前些年倒的確是有人打過她的主意。但後來見她竟是鐵石心腸,無論如何是不會再嫁了的,那些人也就歇了心思。
現在人家找到了門路致富,自然就更不會輕易改嫁了。一則陳千良一天大似一天的,說出來不好聽。第二嘛,人家以前過得那麼苦都能堅守,現在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鴨鴨鄉廚裡卻是還有兩個年輕的未婚後生的,即陳千山和陳千良,因此便成了大夥議論“重點中的重點”。
這些人原想著葉氏心善,好說話,趙氏又是個沒主意的,定是好作為突破口的。誰知不管怎麼說,二人都說目前不缺人,招不了人。
有那心思轉的快的,立即就盯上了兩個未婚青年。
陳千良家以前是窮,但擱不住現在母子倆都是鴨鴨鄉廚的成員。據不可靠訊息說,最近兩個月下來,母子兩個賺了大約六十兩銀子。
就這個數,哪一家不是要攢個十年八年的才行,人家倒好,兩個月不到就賺到了。雖然千良不過十二歲,但可以先定親啊。
沒想到趙氏堅決拒絕了,只說孩子還小。除了罵幾句有了錢就得意忘形外,也沒任何辦法。人家男方不願意結親,總不能臉也不要了,一味往上蹭吧。
所以,眾人又將目光轉向了陳千山。
要擱以前,這一家子根本就不是大家選擇的物件,無他,太窮了。想想也是,兄弟四個光是出彩禮娶媳婦都得一兩百銀子,就是把陳繼勤和劉氏倆口子論斤賣了也不夠的。
但現在卻是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