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千山拿著半斤豬肉回家的時候,他娘劉氏正撫著額頭髮愁。無他,最近託人為大兒子相看的那家姑娘回話了,人家沒相中,理由是閨女沒看上她家大小子。
這話一聽就是託詞,多半是嫌家裡窮。畢竟她家大兒雖說不上英俊瀟灑,貌比潘安的,但卻長得濃眉大眼的,又有一身力氣,是幹活的好手,村裡人都知道的。
那姑娘不過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哪裡就知道不合適了?
肯定是知道了家裡的經濟情況。
家裡這四個兒子,年齡一個比一個大,相看倒是看了好幾家了,可一個都沒娶上媳婦,可怎麼辦啊。
想到這裡她就頭疼!
見陳千山拿著肉回來,雖然就小小的一塊,但劉氏心裡依舊不開心,皺了眉頭。這孩子不知道節省,雖然最近是賺了一兩多的銀子,但一開始賺錢就顧著嘴,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見劉氏皺著眉頭,陳千山便知道娘這又是在心疼錢。
這些年,他娘為了這個家天天操心,日漸顯老。就衝這個,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幹,抓緊機會賺錢。等有了銀子,好好孝敬爹孃,為大哥二哥四弟娶媳婦。
想到這裡,陳千山便道:“娘,我好久沒吃肉了,饞得緊,所以買了半斤。這肉肥的多,瘦的少,炒酸菜正合適。一會兒你炒了,大家就著稀飯喝,夠味。對了,我沒亂花銀子,今天賺的在這裡呢。”
說完,便將錢袋子往劉氏手裡一塞。
劉氏下意識地接過錢袋,單是這重量,就比前幾日的重上許多,心裡一喜,迫不及待開啟錢袋,看見起碼有十兩銀子,一下子變得有些激動。
“這……今天怎麼有這麼多?”
“之前不是砍了十來棵樟木麼,我們全部做成了砧板。這不,基本上都賣完了,這是分到的銀子。”
劉氏一聽,這才明白過來。
只是,臉上已經笑開了花。有了這些銀子,給大兒說門好親事是不用愁了的。
復又想到,要說這陳繼興,也不知道哪裡想出來這些點子。這樟木都是拿來做傢俱的,他倒好,想到拿來做砧板,偏偏還有人要買。
不過這些她倒是不感興趣,她開心的是他們願意拉著自己的三兒一起幹。
陳千山最近可積極了,一有空就往陳繼興家裡跑。
剛開始,劉氏有些擔憂,倒不是不喜歡陳繼興一家,而是怕自己兒子給人惹麻煩,一個大小夥子總是往人家家裡跑,而且趙氏也在,說起來也不是回事。
好在陳繼興天天都在家,大牛爹偶爾也去,加上大牛媽,都是他的長輩,想來也沒人會說啥。
就算是想說啥,有大牛媽在,估計也沒人敢。
至於打架,那就更別說了。
其實,對於做鄉廚這件事,陳千山家裡雖然支援,但熱情不是很高,畢竟沒見著錢,還要先掏出去,擱誰都不樂意。
結果,不出十天,這孩子居然就有十多兩的收入。
要說這做買賣就是比單純種地強。她和陳繼勤種了一輩子的地,除了欠下的債和四個兒子,什麼都沒攢下。
所以今日,陳千山一吃完早飯,就被劉氏推著出門了。她打心裡感謝葉氏一家帶著兒子致富。
等陳千山到的時候,大牛媽和陳繼萬早就來了,幾人正商量著何時再進山一次,碰碰運氣,看能否砍幾棵樟樹回來。畢竟,馬上就要過年了,再窮的村民都會購置年貨,稍微富裕一些的,掏錢買個砧板也不是什麼大事。
這幾日,賣砧板的收入可是讓他們非常激動,彷彿看到了非常靠譜的一條生財之道。
可是,沒有樟木,也做不出來砧板啊,而且樟木不是那麼好找的。此外,他們也不認識葉楓說的銀杏。
葉楓便道:“咱們幾個不一定隨時有空,且能力有限。你們看這樣行不行?大家去給鄉親們說說,誰要是能夠找到符合咱們要求的樟木,抬到院子裡來,咱給他一兩銀子。不過,事先可得說好了,樹太小,或者質量不好的,我們可是不要的。”
聞言,陳繼萬便道:“是這個理。樹不行,做出來的砧板就不行。這個大家放心,樹就由我來把關。”
眾人一聽,都覺得這個法子可行。
進山的人多了,尋到樟木的機會就更大了。最關鍵的是,大夥足不出戶就有錢賺。
一時高興,就要散了,去村裡通知這個事情。不過是進山砍樹,抬回來就有一兩銀子,多得是漢子願意幹這個。
就在這個時候,只聽一個女聲俏生生地叫了聲:“姐姐,姐夫,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