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挖紅果樹這種根系極其發達的樹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沒有人配合的情況下。但是這棵紅果樹實在是難得,要葉楓放棄是不可能的,再累他也能堅持。
好在剛剛休息的時候葉楓把隨時帶著的餅吃了,又喝了一竹筒的水,食物和水讓疲勞的葉楓恢復了一些體力。想了想,索性放下揹簍,坐在那裡休息。
等休息好了再動手。
在一般人眼裡,這棵樹根本不值什麼,甚至是毫不起眼的,拿來做柴火都嫌太小。但在葉楓眼裡,這棵紅果樹怎麼看怎麼漂亮,挖回家稍加修剪,不出半年便可以成型。
就像修剪杜鵑一樣,對於如何造就一盆漂亮的紅果樹盆景,他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根本不用思考。
再說了,他瞞著葉氏長途跋涉、不顧艱辛地進這深林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尋找這種可造之材嗎!
休息的差不多了,葉楓便開始觀察這四周的環境。
這棵紅果樹雖然矮小,但四周都是縱橫交錯的不知名的藤蔓,上面纏繞著從頭頂大樹上掉下來的樹葉和斷枝。而樹下,是厚厚的一層落葉。
經年的積累,使得這些樹葉看上去十分的厚。
而紅果樹雖然長不高,但其根系卻是出了名的發達。和樹一樣,也是橫向大範圍地伸展。所以,雖然不必挖得很深,但卻需要挖一個很寬大的範圍,也只有這樣,才能將這棵樹整個兒完好地拔出來。
所以,要挖紅果樹,首先要做的不是動手挖,而是清理纏繞的枝蔓和厚厚的落葉層。
拿起小鋤頭,葉楓快速地將那些纏繞的枝蔓勾住,使勁一拉,聚攏之後便仍在了身後。隨即又用鋤頭劃拉這些厚厚的落葉,經過一番努力,紅果樹的根部終於露了出來。
做完這些,葉楓便開始循著根系的走向挖。不一會兒,便發現了那十分發達的側根系。這些根系不過是輔助作用,留不留都無所謂。
慢慢地,也理出了那些粗一些的必須留著的根系。
就這樣,一邊挖,一邊用手刨,一邊清理發達的根系,鋤頭和手交替使用,搞得葉楓身上手上全是土。
至於一些過於細小的根,葉楓便直接用小鋤頭斬斷了。
等樹的根系基本上都理清了,土也挖的差不多了,累得他滿身都是汗。又休息了一會兒,然後,葉楓便適當地使勁,握著樹幹整個往上提。
整棵樹便脫離了泥土的桎梏,握在了葉楓手裡。
握著樹,葉楓著實鬆了一口氣。這麼久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棵樹真的是越看越完美。
為了方便拿回家,仔細觀察之後,葉楓又將主根系旁那些過長的根鬚斬斷了。做完這些,依舊在附近尋了闊葉將離根最近的土包了好幾大包,仔細地放進揹簍裡。
做完這些,又檢查了一遍,這才背起揹簍,一手拿著鋤頭,一隻手裡拿著這棵樹靠著胸,開始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其實,按照盆景種植的相關理論,加之這個季節是沒有溫室大棚的,這個季節原是不適合出門挖樹找原材料的。
又或者說,並不是最佳的時機。
因為天氣炎熱,盆景需要的又大都不是大樹,所以極易脫水而死。就算是勉強拿回家,也是不易存活的。
但葉楓也沒辦法,剛來陳家村的時候季節倒是比現在更加適合,可惜那時自己還沒有想到這些。
既然找到了,也只能拿回家精心養著了。
好在無論是他之前找的那棵野生杜鵑,以及眼下這棵紅果樹,都是極耐修剪的植物。
看著又是枯枝又是鋤頭還有揹簍裡的泥土和木耳,以及手上的這棵紅果樹,葉楓這個時候才有些後悔沒有叫個人跟著自己一起來。
那一截枯枝雖然不重,但也不短,葉楓走路的時候,它便有些不老實,左右來回晃著想蹦出揹簍。手上這棵樹更是寶貝,不敢怠慢,一路上,葉楓經過水源的時候便會停下來,放下揹簍,給它的葉面灑水後才會繼續趕路。
好在葉楓早上出發得早,加之一路上緊趕慢趕,雖然進了深林,但當葉楓走出林子回到村口的時候也只比平日裡晚了一點。
但即使是這樣,轉過林子,遠遠地,葉楓便看見葉氏正急匆匆地往這邊走來,許是不放心自己,親自來尋找了。
“姐姐,我在這裡”葉楓開心地大喊道,心裡暖暖的。不得不說,被親人惦記的滋味真是舒服。
見葉氏朝自己走來,且自己實在是累了,葉楓便也不再繼續往前走,而是尋了一處樹蔭便停了下來,等著葉氏過來接自己。
這下終於有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