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人細細的打量著病床上的人,突然間紅了眼睛。
“當初鄭家一族被滅,我以為無一倖免,沒想到鄭光竟然還活著。”
這可是鄭兄唯一的後代了。
當初也是意氣風發的少年,怎麼會被折磨成這個樣子。
“鄭光,是如何活下來的,事情過了這麼久遠,我想除了他沒有人能夠知道了,方大人,現在你能給我看看案卷了吧?”
方大人用袖子拭了拭眼角,從袖口抽出了一卷紙。
“這個是本官抄錄的,江北貪墨案子的案卷,你看過之後一定要燒掉。”
陸清容自然知道朝廷機密檔案,是不能外洩的,答應了下來。
案件上記錄著這件事的始末,以及朝廷調查的過程,還有一些人的口供。
原來當初朝廷抓了幾個劫走朝廷賑災銀兩的匪類,是他們供出鄭侍郎和褚侍郎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上才下令滿門抄斬。
刑部涉事官員不少,但是陸清容卻發現,當初的刑部尚書是李丞相。
李丞相初入朝堂,先是做了光祿寺的一個少卿。
隨著皇上繼位,之後他才步步高昇,從光祿寺到了六部,轉而成為了丞相。
只是陸清容沒想到這裡成像原來竟然是初次刑部的。
江北這個案子也是他一手督辦的,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就查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而且條理清楚,讓人挑不出一點的錯。
“方大人,這上面為何沒有寫那賑災銀兩去往何處了?”
方大人視線從鄭光的身上移到了陸清容的身上,“當初朝廷並沒有找到丟失的銀兩,若是能夠找到的話,江北也不會發生暴動了。”
“可是這卷宗上明明寫道,朝廷抓了幾個當初劫走賑災銀兩的匪類,他們也不知道銀兩最後在哪裡嗎?”
“當初朝廷的確是抓了幾個匪類,不過他們在供出鄭侍郎和褚侍郎之後,沒過多久就在牢中畏罪自殺了,我之所以懷疑這個案子有蹊蹺,正是因為這些人的死。”
“這些人死的實在是太過蹊蹺了,當夜死的當夜屍體就被處理掉了,而且是被焚燒了,按理來說,像這種被關在刑部的重犯,處理屍體不會這麼快,即便是連夜處理,也只是將他們拉入亂葬崗。”
“從來沒有將屍體焚燒的例子,奈何我位卑言輕,幾個侍郎接連受到了牽連,刑部只剩下了我一個侍郎,為保自身以及家中人的安危,我只能趨炎附勢,苟延殘喘,說來也是慚愧。”
“方大人你做的已經很好了,當初那樣的情況,明哲保身是最好的決定,要不然今日誰來翻案呢?”
方大人為此事愧疚了數十年。
如今才發現蹊蹺,心中頓覺不是滋味,尤其是看到鄭光之後。
既感慨又虧欠,當初若是他能夠細心,調查這個案子的話,說不定能夠查的蛛絲馬跡幫助鄭光一家。
“方大人,當初江北那邊有暴亂,這件事朝廷必須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否則無法平民民怨,即便當初你能夠查到蛛絲馬跡,按照皇上的性子,只怕也會壓下。”
“所以不管你做了什麼,當初這個案子都不會有所變動,皇上只是需要一個向萬民交代的藉口和理由,事情的真相他們是不在意的,不過事情過了這麼多年,也是時候該翻案了。”
方大人被陸清容安慰了一番,頓覺心中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