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芃芃快速地翻看劇本,大概瞭解故事的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創業失敗者自殺未遂被人救起來後從北到南跨越大半個國家流浪的故事。流浪的過程中,主角演繹了心酸又爆笑的故事,同時也在其中受到啟發,利用有限的資源再次創業成功。
無厘頭又搞笑,非常輕鬆的故事,和當下大製作大手筆的電影完全不同,也難怪那些投資人看不上。
在原來的世界裡,田芃芃沒少投資電影,而且每次投資她都會看劇本,而不是光聽那些天花亂墜的畫大餅的話。這會兒把劇本大概翻完,她就已經確定繼姐說的小說裡荊湖導演以五百萬的投資斬獲十個億的票房就是用她手上拿的劇本拍的。
現在,田芃芃成為荊湖和孫正平的伯樂,她來投資五百萬,票房分成後她的身價就能飆升到以億來計算啦!
田芃芃壓制住內心的激動,看向滿眼期待和忐忑地看著她的兩位未來炙手可熱的導演和編劇說:“我覺得劇本還是很不錯的,和當下的電影圈風格完全不同。在快節奏和壓力大的環境下,如果檔期選的好,會脫穎而出。”
荊湖和孫正平原本以為眼前的漂亮女孩就算不是想帶資進組,多半也是個錢多得沒出花的富二代,鬧著玩。這會兒聽到田芃芃這麼說,兩人的眼睛更亮了——原來不是個不學無術和鬧著玩的富二代,她居然能懂他們的創作理念。
就算是當下知名的導演,也未必能遇到懂他們創作理念的投資人。
荊湖有些激動地說:“我叫荊湖,小姐,請問怎麼稱呼?”
田芃芃放下劇本,正視荊湖的雙眼,鄭重又禮貌地說:“我叫田芃芃,荊導演,合作愉快。”
因為找過很多投資人,其中還有不少人讓他們把合同帶去談,雖然最後都沒談成,合同在孫正平的包裡都有現成的。
孫正平和荊湖用眼神交流了一番,然後從包裡拿出一份合同遞給田芃芃。
田芃芃仔細地把合同條款都看了一遍,看完後她心裡基本有數了,這合同體現出來的是:如果電影最後大獲全勝,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如果電影撲街,投資人的錢就打水漂。
合同規定票房和導演等主創人員沒有什麼關係,他們拿的是死工資,五百萬的投資,一百萬是導演、演員、劇務等的人工費,剩下的四百萬是製作費用。
田芃芃將目光從合同上挪開,看向緊張地等待她回覆的兩人說:“可以,就這樣籤吧。”
兩人不約而同地舒了一口氣,然後又喜笑顏開,把合同的另外一份副本拿出來,直接在咖啡館裡把合同簽了。
幾年後,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商業價值的導演荊湖在接受採訪時,時常會提到這個對於他來說是命運轉折點的機場咖啡館。如果沒有在這裡遇到他人生的伯樂,他就飛回老家可能現在就在老家經營一家半死不活的餐館。
田芃芃收好其中一份合同,和荊湖還有孫正平交換聯絡方式時說:“投資款我在三天內付給你們,你們前期招募演員的工作可以先準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