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話。
蘇文看了張響一眼,也懶得在多說什麼。
事情都進展到了這一步,趕緊研製出來最新款的無人機才是硬道理。
於是乎。
蘇文便走進了車間裡面。
腦海中浮現出來了有關這款無人機的最終版本圖紙,開始研製這款無人機。
研製的過程很複雜。
好在蘇文腦海中有圖紙,在加上軍區的裝置齊全,就算複雜,蘇文也能一點一點的進展下去。
張響看了看蘇文。
也沒在多說什麼, 默默退出了車間,守在門外。
於此同時。
軍區無人機大賽的訊息,對於網友們而言,訊息可能有些閉塞,但對於一些敏感的媒體。
絕對是能夠捕捉到第一訊息。
此時。
上京,一場新聞釋出會上。
許多扛著長槍大炮的記者,鏡頭對向了張若中。
他是我軍著名的軍事軍備專家, 在役時曾任高位,退役後,便在各方拋頭露面,為大眾普及軍事軍備的實力。
另外,也在講述著一些我軍的發展史。
所以,張教授的講座,或是新聞釋出會,關注的人並不少。
“張教授,聽聞軍區馬上要進行無人機大賽,請問此次無人機大賽中,是否有效能位列世界頂尖水平的無人機露面?”
此時,一個媒體記者站起來發問道。
對於這個問題, 張若中眉頭不禁輕蹙,因為太敏感了這個問題。
軍區舉辦的無人機大賽, 雖不是什麼機密,但一些無人機的型號, 或是效能, 都是處在保密階段的。
自然不可能公開。
“這件事兒,等到大賽開始後, 才能知曉。”
張教授給出了一個很官方的回答, 讓在場的不少記者都有些失望。
但,一些記者也不是那麼好打發的。
所以,在這個問題之後,另一個記者很快站了起來。
“張教授,華夏民用無人機目前取得了很大突破,高度超越了6000米,此款無人機研究人蘇文曾說,還有最終版本的無人機放出,請問張教授,這款無人機的引數,您是否瞭解?”
這位記者聲音一出。
讓全場的記者立馬來了精神。
蘇文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