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然她現在也不會存在了。”艦長所指的很明顯是地球,“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那顆恆星會以極高的速度從太陽附近掠過,影響太陽的運動軌跡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太陽系裡的其他行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天王星、土星會直接被恆星拽走,水星會逐漸落入太陽,金星則會在一個距離太陽更近的新軌道執行。
而地球嘛……”
“它還好好的。”艾迪說道。
“是的,它現在還好好的。”艦長略帶苦澀地笑了笑,“幾十萬年的時間……足夠讓埋葬在世界各地的‘遺產’重新讓世界變成這個樣子了。”
“當時的人們打算如何應對?”
“大部分人留在地球。”艦長有些無奈地說道,“這大部分人並不算恐慌;他們還有二百年以上的時間,可以在地球好好生活一輩子——甚至下一代都沒問題;
他們的工作,就是將“遺產”埋在地下,讓它們在幾千年後浮上地面、重建文明;”
“小部分的人……逃離了?”
“不應該說是逃離。”艦長糾正了艾迪的說法,“應該說是……前往未來。
根據計算,兩百年後、那顆恆星就會抵達太陽附近,隨後地球表面會因為太陽那邊的變化、有短則幾百、長則上千年的時間不適合人類生存;由於耀斑活動變得劇烈,電子裝置也會受到影響……很多珍貴的資料都沒辦法流傳下來。”
“所以說,我們父母找到的遺產……就是那時候留下的?”艾迪問道;
“不光是那些東西,還有野人們也是;它們在地下生活了許久,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逐漸趨於凋亡——倒不是說因為環境不好而出現減員,單純就是不願意繼續生育。”
那暗無天日的地下……可能那時候,人類也不怎麼願意讓後代在那樣的環境下生存吧,艾迪想著;
但還有疑問。
“這兩百年的時間裡面,留在地面上的人類、難道就不能夠製造出其他能夠飛往宇宙的飛船嗎?科技水平難道止步了?”
“……我們的飛船是用聚變發動機提供動力的;而這種可控核聚變,唯一能夠使用的燃料,就是高純度的氚……當時,地球上富集的高純度氚都已經被帶走了;
剩下的氘和低純度的氚,雖然量大,但在兩百年之內,人類根本無法再一次組織成離開時候的那種規模……所以乾脆就放棄了,專心修建地下的掩體,以便躲過地表的災難……
畢竟,那顆恆星掠過之後、經過幾百、上千年,地表冷卻後……一切還會恢復常態的。”
“現在看來,他們過的還是比較安穩的。”艦長感嘆道,“但……”
“前往未來的那邊……並不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