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謝嵐涉嫌買通刺客暗殺朝廷重臣一事,最後卻是不了了之了。
這個結果很是令眾臣公意外,他們都以為在大理寺和楚太尉的審查下有些事情就算沒有也能無中生有了;但是誰料楚太尉卻突然很反常,不但拿出確切的證明證實當晚宋王謝嵐根本沒有可能出現在外面,還讓苦主夏相改了說辭說那天晚上天色晦暗許是看錯了。
皇帝聽聞夏相在如此要事上都能看錯,惱怒不已,令其罰俸一年。
謝嵐不明白為何會突然出現這樣的轉折,但是宣錦歡卻一清二楚。
徽州楚氏嫡系那邊來人了,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大宗正;這位長老與楚太尉說了什麼旁人也是不得而知,但是為了永安軍徽州楚氏都會明示暗示楚太尉應該如何做。而夏惇會突然改口純粹是希望這件事情儘快結束,以免連累到了他的女兒朱菀青,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在楚太尉和夏相都權衡之後,這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於是成紀帝下令解除了謝嵐的禁足;恰逢此時北境告急,成紀帝就乾脆讓他帶兵到北境去;副將依然是晉寧小將軍,只不過又令吳王謝燁和鎮國公的嫡長子燕樊監軍。
謝嵐唯一該慶幸的是這次成紀帝沒有再讓楚辭帶一道密詔去殺了他。
吳王謝燁和謝嵐算是同病相憐之人,雖然事實上謝燁比謝嵐幸運多了;而燕樊是燕家的人,這樣可就有些微妙了。
在臨行前成紀帝召見了燕樊。
因為有上次東郡入侵時楚辭這個前車之鑑,宣錦歡聽聞宮中傳出的訊息後特意問了可知皇帝召見燕樊所為何事。而很快就得到了結果,皇帝讓燕樊此次監軍必得好好表現,待到大軍凱旋之日便為他賜婚,讓他迎娶昭華公主為妻。
宣錦歡聽說後還很是不可置信:“昭華公主可是皇帝最疼愛的女兒,皇帝怎麼會讓她下嫁給燕家的人?”這個說法聽起來就不是那麼符合事實了。
“也許皇帝早就有了想法,只是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而已。”伊謠說。
但是她們都知道無論是什麼想法,都絕對和宋王謝嵐沒有關係。
不過既然是跟謝嵐沒有關係的,那他們做起事來反而沒有那麼束手束腳了。
“你說,昭華公主她會心甘情願嫁給燕家的人嗎?”宣錦歡突然想起了,就問。
伊謠正色說:“君父之命,誰可違抗?譬如齊王謝浚,想要違抗皇帝的安排與自己喜歡的女子在一起,最後不過是白白賠上了那許姑娘的命而已。”
不過宣錦歡覺得齊王謝浚的例子在這裡其實並不太成立,本來謝浚和許昭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是永安暗衛西司主設下的一個局,從他們相識到最後許昭“身亡”都在宋司主的算計之中。而且據說初時皇帝是默許齊王與許昭的婚事,是燕夫人不願讓自己的兒子娶一個身份低微的女子為嫡妃連累前途,才讓燕家出手試圖除掉許昭,一步步的進了宋司主設下的局。
宣錦歡突然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提前讓昭華公主知道這件事情,會怎麼樣?”
雖然不知道會怎麼樣,不過只要試試就知道了。
昭華公主和齊王謝浚終歸還是不一樣的,也許結果也就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