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謝燁的生母寧姬是出身寧氏大族,二十年前和楚夫人一同進宮的。但是寧姬無驚豔之顏色,並不得聖寵,自從誕下謝燁之後就安心撫養兒子;但因為寧氏一族勢大,皇帝雖對寧姬無寵但素日也是不錯。
這一次寧姬卻難得向陛下請旨,說想念家中侄女,想要將她兄嫂的女兒寧言月接進宮來。
寧家姑娘寧言月,是個嫻靜溫婉的姑娘;少時也曾在宮中小住,彼時皇帝親口許婚。
如今眼看著吳王謝燁和寧家姑娘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歲,且他們又有青梅竹馬之誼;現寧姬這樣提出來,也是有意重提舊日婚約一事。皇帝略一思索後就應允了,並下旨令人接寧言月進宮。
對於此事後宮妃嬪倒沒有什麼想法,與其讓一個望族女子成為吳王妃還不如讓謝燁娶了他母族的表妹。
而去丹陽接寧姑娘進京的人,也就被皇帝指派了由謝燁親自去。
寧姬和謝燁母子皆是歡天喜地,能夠迎他喜歡的寧家表妹入宮,謝燁也是欣喜。
因為寧姬母子威脅不到她們的地位,燕夫人和楚夫人樂於賣她個面子,也過問了寧姑娘進宮的事情,一番安排。
燕夫人最近也還算歡喜,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現今齊王謝浚和齊王妃紀若離夫妻關係和睦;這著實令燕夫人鬆了一口氣,心中慶幸幸虧那個魅惑了謝浚的女人早早死了,如今看見兒子兒媳婦能相處融洽,她也寬心不少。
成紀帝卻因為許昭的事終究對謝浚不太待見,不過對於紀若離這個新兒媳還算和顏悅色。
因為按照傳統的大婚規矩,謝浚與紀若離還不算是夫妻,他們的大婚之禮還有最後一步未成,便是拜宗祠改名譜。燕夫人怕會再出什麼簍子,就向皇帝請旨讓謝浚和紀若離回寧安宗祠成禮,以期名正言順。
於是謝浚和紀若離也離京去了寧安,至今未歸。
寧言月進京之日,剛好也是宣錦歡和朱菀青回京時。
宣錦歡看著覺得熱鬧,問朱菀青:“這是誰家姑娘的車駕?可真是熱鬧。”
“應當是寧氏。”朱菀青神色有些晦暗不明。
其實寧姬和楚夫人的出身幾近相同,雖出身大族但並非本家嫡系。而寧氏族人是在丹陽一帶,因為天高皇帝遠,寧家在那邊幾乎是土皇帝一般了。
只是寧家在丹陽那邊好好的,怎麼就突然上京來了。
“那個是三皇子,就是現在的吳王謝燁。”朱菀青突然認出了騎馬領先的人,悄聲與宣錦歡說道,“這進京的應該是寧氏女眷。”
宣錦歡多看了幾眼,不過那馬車密不透風的,也什麼都沒看到。
而朱菀青也是在進宮之後才知道是寧姬的侄女進宮了,眾人都心照不宣的知道那位寧言月姑娘應當便是未來的吳王妃。
回京後宣錦歡就去看望了謝嵐;本來一月之期已過謝嵐是已經沒事了,但是偏偏謝嵐就是裝病裝上癮了,繼續一副病得很重的樣子,以至於京中都有傳言說宋王病重不久於世了。
宣錦歡特別無奈,她帶著一些東西去看望謝嵐,謝嵐才整理好衣冠出來。
“看著二殿下大病未愈,可否要錦歡再給殿下開一劑藥?”宣錦歡笑意盈盈。
“讓錦歡姑娘擔憂了。”謝嵐似乎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