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永徽迷局> 第五十九章 背水一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背水一戰 (1 / 2)

翻過中條山,地貌便與洛陽、陝州截然不同,西風遒勁,平添幾分蒼茫,萬泉城孤零零立在後山廣袤的平地上,雖無落日長煙,緊閉的城門卻仍充斥著孤絕冷傲之感。

薛訥見城樓**大旗仍在,長長舒了口氣,想必萬泉城守軍已聽說有亂賊鬧事,卻還未接到朝廷剿匪的命令,便緊閉城門,堅守不出,以保護城中百姓的安全。

薛訥又將目光北望,窮極視線,未見史元年援軍的蹤跡,便繼續帶兵下山。

約莫半個時辰後,薛訥帶兵來到萬泉城下,亮出兵符,朝城樓高喊道:“我乃藍田縣令,平陽郡公薛仁貴之子薛慎言!奉二聖旨意,自洛陽發兵至此,請開城門!”

薛仁貴一家本就是絳州萬泉人,守城士兵中亦不乏薛家在當地的親屬和旁支,見是本家人來了,一改緊繃的心絃,立即開啟了城門。安頓好進城的部眾後,薛訥與樊寧立即去萬泉府衙,迎接他們的是薛仁貴的族兄薛義明。兩人見禮後,薛義明看著薛訥身側一身戎裝的漂亮姑娘,疑惑問道:“這位是……”

“天后親封的貞靜將軍樊寧,武藝超群,是我的副將,亦與我是總角之好,總之……是,是咱們自家人。”

這兩人男的俊女的悄,容貌氣度皆是世間千百萬人裡難見一個的好,若說不是一對倒是稀罕,只是從沒見過自己這靦腆不愛說話的族弟竟有如此主動介紹的時候,可見對這姑娘用情至深,薛明義笑道:“幼時就曾聽慎言說起姑娘,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薛訥一怔,旋即大窘,還記得小時候某次新年,父母親帶著他與薛楚玉回萬泉老家來,他沒有書看,亦沒有玩伴,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睡著,醒了就找樊寧,惹得族中眾人鬨堂大笑。

憶起這一段,薛訥窘得直磕巴:“莫,莫說這些了,大敵當前,先說說敵情。從兄,你可有收到邊地的訊息嗎?”

薛明義示意薛訥與樊寧進內堂說話,拿起桌案上的一卷密函遞了上去,薛樊兩人開啟一看,只見是安西四鎮發來的急報,稱有亂賊在邏娑起事,集眾二十餘萬北上,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個羈縻州,又聯合于闐貢獻陷龜茲撥換城,目前在朔方集結,似要東進直逼兩京,目前佔領函谷關的是其先頭部隊,約莫三萬餘眾。左相姜恪已率安西都護駐軍從涼州回師,正嚴陣以待叛軍的到來。

“既然如此,”薛訥說著,拿出手中天皇親手交給的兵符道,“傳二聖口諭,史元年率眾起事,攻陷函谷關,威脅兩京,割據要道,其罪當誅。如今賊眾囤聚,導致政令不申,兩京要地信箋難通,朕特命平陽郡公薛仁貴長子薛慎言取道遠路,傳朕之令,命各州派兵增援長安洛陽兩地,交予兵部統一指揮,務必儘速剿滅此賊。”

薛義明跪地頓首道:“謹遵聖諭!”隨即命副官草擬一份文書,將薛訥所述謄抄,再將兵符拓印其上,由飛毛腿快馬加鞭發往長安。

薛訥又道:“不瞞從兄,今晨我倆方在陝州與亂賊交戰,賊人來勢洶洶,而兵部命各地馳援,至少還需三五日才可抵達。為了阻斷賊眾,保護二聖與百姓,不留遺患,須得迅速佔領函谷關背後的潼關,斷掉史元年撤退的後路。煩請堂兄從絳州守軍中抽出一隊人馬,為我增派兵員、武器與輜重,支援我等前去潼關阻截。”

“哎哎哎,等等,”樊寧打斷了薛訥的話,“出陝州時,並未告訴李媛嬡他們我們要去潼關啊,萬一亂賊狗急跳牆,回頭攻打我們,區區兩千人,能抵擋住三萬人的進攻嗎?”

薛訥胸有成竹道:“便是不能告訴他們,我們要去潼關,否則李敬業將軍多少會被牽扯精力,若是陝州出紕漏,我們豈不得不償失?衛公兵法有云:‘如逢大敵而必鬥也者,彼將愚昧而政令不行,士馬雖多而眾心不一,鋒甲雖廣而眾力不堅,居地無固而糧運不繼。卒無攻戰之志,旁無車馬之援,此可襲而取之。’史元年部得知其後路被阻斷,援軍將不至,必會軍心動搖,即便一心想突出重圍,棄函谷關而進攻潼關,我等居地利之優勢,何愁不能守?且若得知潼關被我等佔據,進攻陝州亦會瞻前顧後,受到牽制,減輕陝州方面的防守壓力,看似兵行險著,卻是最善之守策。若放任其在關中作亂,使其得以掠奪關中物資而充實其糧草,反而會令其苟延殘喘,難以剿滅。”

聽完薛訥的解釋,樊寧頷首道:“好吧,你腦子好使,那便聽你的。”

薛義明接話道:“慎言說的是。我萬泉及周邊各縣共有守軍三千,人數不算多,所幸兵器戰馬糧草等均不少。明日一早,便叫他們在城外集結,聽從你的號令。”

經過一夜休整,薛訥所率**已在城外整裝待發,加上萬泉守軍與絳州各縣守軍,共計四千餘人。薛訥率領這四千之眾星夜兼程,於次日一早抵達潼關。

未料到四千**突至,史元年留下看守潼關的三百餘人很快敗下陣來,向函谷關方向逃去。薛訥不費吹灰之力收復潼關,立即整頓軍備,佈下天羅地網,他料定,決戰之時已經不遠了。

與此同時,陝州城外的唐 軍陣地,李敬業與李媛嬡白天方又擊退了一批亂賊,此番亂賊的進攻相當疲軟,令李氏父女頗感困惑,剛要派斥侯前往檢視,便有訊息傳來:“啟稟將軍,函谷關的方向有火光!”

李氏父女立即出帳檢視,果然見西邊的山谷中隱隱泛起紅色的天光。李敬業立即明白,白日的進攻不過是虛晃一槍,史元年打算放棄進攻陝州與洛陽,回攻潼關,故而火燒函谷關,以阻斷李氏父女攻其背部,與薛訥形成合圍之勢。

“快!快繞道,以最快速度前去查探薛將軍情況!”

李媛嬡早已聽不進父親的話,滿臉擔憂地盯著那團火光,口中不自覺地低喃道:“薛郎……”

潼關地處崤函走廊的最西端,南臨天下第一險峰西嶽華山,北臨中條山與黃河,同函谷關一樣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薛訥屯兵此處,徹底阻斷了史元年的後援,難怪會惹得他氣急敗壞,放棄函谷關轉頭攻打潼關。

此時此刻,四千守關唐 軍依照薛訥的指揮各自部署到位,自關前形成扇形陣,將所有可能通往關內的道路都把守的水洩不通。

拂曉,初陽漸漸升起,地平線上出現了烏泱泱數萬亂賊,只見史元年全身戴甲,跨著汗血寶馬,手握長柄馬刀,一副躊躇滿志的模樣。在他之後,三萬遊騎如同洪水般湧來,逐漸逼近峽谷中唐 軍把守的關隘。

行進到距離唐 軍前鋒五百步左右,史元年抬手示意手下停駐,自己驅馬上前,高聲喝道:“前方可是薛家那小田舍漢?你不老老實實待在陝州城裡,像個野兔一樣到處亂竄,如今卻又送上門來,究竟何意?也罷,省卻了我找你的功夫,今日便讓我的鐵蹄從你那單薄的身板子上踏過去罷!”

語罷,史元年身後的三萬騎兵如狼嚎般叫陣,聲音響徹整個山谷,而但守關唐 軍皆冷顏肅立,不為所動。叫過三遍後,史元年驅馬在唐 軍陣前拍著馬屁股,挑釁道:“所謂大唐鐵騎,皆不過是些膽小鬼嗎?連個能上來與我單挑的人都沒有,只能如王八一般龜縮在城裡。哦對了,我倒是忘了,你們的主將好像胳膊細白如女人,這馬刀這麼重,他怕是拿不起來呢!”

一眾叛軍登時轟然大笑起來,看著在陣前驅馬挑釁的史元年,薛訥始終不發一語,任憑史元年在陣前叫罵。見**並未上鉤,史元年“嘁”了一聲,將手高舉過頭頂道:“忽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