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祥和的高句麗部落如今哀鴻遍野,清理戰場的官軍正將高句麗兵士的屍體聚集在一起,等待趙逸做指示。太史慈所率的四萬官軍將高句麗部落八萬部眾為圍在一起,靜等著趙逸發落。
見到一身白衣不惹塵埃的趙逸跨馬行來,太史慈臉上冷峻的神情隨之變得恭敬,翻身下馬對趙逸躬身行禮:“大人慕白率領餐軍退入城池,這些俘獲的高句麗部眾該如何處置?”
趙逸打眼看了看這些高句麗部眾,見到官軍兵士的周圍還死了一些,看來將這些人彙集在一起,太史慈還費了一些周折。
這八萬人中近八成是婦女和兒童,再就是頭髮花白的老者了,可謂是形形色色。不過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在用怨恨的眼神看著趙逸,看這些人的樣子,恨不得將趙逸剝皮抽筋。
趙逸看了看這些高句麗部眾還未說話,就見高句麗部眾內人頭晃動,從中走出一個身上插著幾支羽箭,因身受重傷而臉色蒼白的男子,這男子滿臉憤慨,往前行走兩步,呵斥了趙逸一句:“趙逸,我高句麗部落已經答應官軍所有條件,你為何出爾反爾率部進攻我高句麗部落!”
趙逸看到這兵士憤怒的樣子,再掃了一眼那些高句麗部眾,嘴角露出微笑:“這位小將軍似乎不太明白戰場之道。若非要我趙逸給個理由,那也只能怪慕白同意與丘力居部落合作,進犯我幽州土地。現在高句麗部落是實力大損,三五年甚至沒有自保的力量。但是我卻不想讓高句麗部落有再次崛起的機會,不會讓敵人養好了自己的傷口,再次進犯我幽州。所以無論你部落答應了我何種條件,我都要踏平你們高句麗部落。”
趙逸此話一說出口,那兵士的臉色立刻變得十分難看,趙逸說的有道理,自從高句麗大軍進入幽州開始,就註定了兩部是敵非友的關係。縱然兩部因為利益關係聯合一次,但是隨著聯合的結束,兩部的關係也由同盟轉變為了敵人。這一點只要是稍微有點軍事頭腦的人就會知道。
這個兵士自然也知道,所以趙逸簡單的幾句話,就將這兵士駁的啞口無言,既然你們有進犯幽州的勇氣,自然也要有失敗的覺悟。
太史慈看著這八萬高句麗部眾,輕哼一聲對趙逸提了個建議:“大人,高句麗部眾冥頑不靈,在慕白率軍進入城池後,竟然還對我部官軍作戰,官軍因此傷亡了數百人。”
“將軍的意思是將這八萬高句麗部眾盡數誅殺?”趙逸從太史慈的話語中,就猜出了太史慈的想法。
“不錯。”太史慈點頭承認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太史慈的話,高句麗部眾臉色急劇變化,有些人臉上露出無奈的神情,有些人卻是一臉憤慨但卻又無能為力的表情。
“此戰之後,高句麗部眾與百姓併入我幽州,眼前這些人已經不是我們的仇敵,而是我幽州百姓,本官在此傳令,日後我部官軍對高句麗部眾與幽州百姓將一視同仁。”趙逸心裡權衡了一下利弊,說出了此話。高句麗部落確實可恨,但是這些事情和眼前這些百姓並沒有關係。況且眼前這些百姓足有八萬之多,若是聽到官軍要將他們置於死地,那麼必定會與官軍拼死一戰,官軍會因此死傷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趙逸想要藉此收買人心,殺了這八萬部眾對十幾萬幽州官軍來說易如反掌,但若是如此做的話,必定會堅定城池內高句麗部眾誓死守城的決心。那麼官軍若想攻陷城池可謂是困難萬分。
太史慈聽到這話不解的看了趙逸一眼,不過還是聽話的下去執行命令去了。令官軍放開口子,讓高句麗部眾離開。
離開的高句麗部眾,有些瘋狂的跑到自己的帳篷,看著被燒成灰燼的帳篷與財物面如死灰,也有些跑到親人屍體面前失聲痛哭。
不過這些部眾周圍均有官軍看守,怕的就是這些高句麗部眾趁機搗亂。劉備扭頭看著身後哀鴻遍野的空處,嘆了口氣:“伯來兄,你這可是挑選了一條比殲滅他們難十倍的路來走。”
劉備說的確實不錯,大戰過後人畜不存,僥倖存活下來的高句麗部眾,衣食住行都沒有保障,這一切都要仰仗趙逸所部官軍。但是更加難以處理的是高句麗部眾內心的仇恨,高句麗部眾對官軍的仇恨可是極高,就算官軍供應他們糧食等東西,想要消除下去,也頗為困難。
趙逸卻顯得信心十足:“我幽州百萬之眾,將這八萬部眾融入其中並非什麼難事。”說著趙逸環顧周圍,盯著遼闊的高句麗部落土地目光閃動,這麼廣袤的土地閒置多年實在是有些浪費,趙逸已經決定在高句麗部落這裡再設立個郡城,在這裡建立村落,遷入百姓。不出三年時間,這新郡城就會成為第二個涿郡。
見到趙逸臉上的興奮之色,劉備自然明白趙逸的心中所想,忍不住打擊了趙逸一句:“伯來,如今城內的慕白殘部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