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漢靈帝與其餘官員臉上紛紛露出驚訝的神情,在他們看來,朝廷內除了趙逸之外,當無人是北宮伯玉的對手。漢靈帝倒是很感興趣的問了句:“愛卿請說。”
何進與張讓也不禁豎起了耳朵,難道除了趙逸之外,朝廷還有他們沒有發現的賢能之人,若真是那樣的話,自己可要將這個人緊緊的抓在手裡。
何進看了袁紹一眼,眼中閃過不滿意的神色,何進對袁紹一直很信任,將之倚為心腹,卻沒有想到袁紹竟然會在朝堂內舉薦起賢才來了。按照何進的想法,袁紹手中如果真的有這種良才的話,應該私下裡,將這個人舉薦給自己,讓自己單獨拉攏,而不是像今天這樣明晃晃的公諸於眾,引起張讓的注意。
看著神色有異樣的張讓與趙忠,何進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看這兩個人的臉色何進就知道他們和自己一樣,在打相同的注意。
都想爭奪袁紹口中那還沒有說出口的人才。趙允心中也有些奇怪,如今朝廷局勢危急,如果真的有如同趙逸這麼優秀的人才,必定早已和趙逸一樣名揚天下了。現如今天下的俊才除了趙逸之外,當屬曹操與孫堅,這兩人雖然也可以稱為俊才,但是與北宮伯玉交手,也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前日朱儁就曾帶著這二人征討過西涼的北宮伯玉,雙方也只是打了個平手,今次就算是這二人掛帥出征,料想結果與前次也差不多。難道朝廷真的隱藏了一個智謀不下於趙逸的人傑?
在眾人的矚目中,袁紹緩緩說出了自己的心中人選:“臣舉薦幽州牧趙逸。”
聽到趙逸的名字,朝內百官有些奇怪,因為剛才何進與張讓,舉薦的就是幽州牧趙逸。現在聽到袁紹再次舉薦趙逸,官員中有些不耐煩的,直接開口斥責袁紹,說剛才大將軍與張常侍都已經舉薦了趙逸,為何你還要再說一次。
而且剛才已經分析的很清楚了,若是將幽州官軍調離幽州的話,只怕會重演烏桓部落之事。幽州官軍去而復返耽誤些時間倒是不打緊,怕的就是幽州百姓會受到威脅,丘力居與忌威兩部聯軍進犯幽州近二十天,就已經造成近二十萬百姓流離失所,這種情況若是再發生幾次,幽州百姓還不時常處在動亂之中,讓漢靈帝如何面對天下萬民。
袁紹沒有在意眼前這些大臣的斥責,而是將自己的理由說了一遍:“微臣並不是要幽州官軍走出幽州,而是隻將幽州牧趙大人調出幽州,讓趙大人帶領別部兵馬征討北宮伯玉。”
聽到袁紹的話,朝內大臣的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袁紹再次詳細的解釋了一下:“如今丘力居部落與高句麗部落兵士折損足有八成,加之軻比能與素利兩部兵力也是折損嚴重,如今對幽州構成威脅的只有北方的難樓部落與東方的夫餘部落,微臣想只要幽州官軍嚴密防守這兩個部落,幽州將固若金湯。”
“再者不知趙大人使用了什麼手段,竟然使得難樓部落盡全力相助,昔日廣寧縣城之戰,據微臣所知難樓就曾派三萬騎兵相助,今次剿滅丘力居與高句麗兩部聯盟,又增援了趙逸兩萬騎兵。由此可見難樓所屬烏桓部落已經與幽州官軍達成戰略同盟,這個大敵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幽州大敵只有東方的夫餘部落。以幽州所屬近二十萬官軍,就算沒有趙逸在,防備一個夫餘部落當無問題吧。”
袁紹可以說是將幽州形勢剖析的絲絲入扣,袁紹說的確實不錯,趙逸上任這區區一年的時間,就已經將幽州各部夷族,打的幾乎再也沒有還手之力。只剩下夫餘部落這一個大敵,幽州官軍防備起來可是十分容易。
袁紹的這話一說出口,頓時引起了朝堂官員的強烈響應,紛紛說袁紹說的有道理,如今幽州局勢已經趨於穩定,三五年內將無大的動亂,趙允心想趙逸總算可以安穩的呆上兩年了,卻沒有想到袁紹竟然會出這種惡毒的辦法,但是袁紹說的也很對,他現在不需要驍勇善戰的幽州官軍,而是想用趙逸的智謀。
趙允倒是想出來為趙逸說項,讓趙逸不必出幽州,但卻是因為袁紹說的話,他根本沒有能力反駁,只能在心裡暗自嘆息。
袁紹的這個建議得到了大部分朝廷官員的同意,漢靈帝也高看了袁紹一眼,最終同意了袁紹的話。命令手下兵士到幽州傳旨。至於趙逸奏請向冀州借糧之事,朝廷也一概照準了。
趙逸現在還不知道洛陽做的決定,他剛與典韋趕回了幽州州府,積壓了幾日的州府事情,早就已經被程寅與宇文珂二人處理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程寅與宇文珂也拿捏不準的事情。
剛從代郡返回的趙逸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就被程寅拉到了府衙處理事情。仔細斟酌後,好不容易將幽州事情處理完畢,就有一兵士火急火燎的跑進來:“大人,高句麗部落已經答應我們要求,願意獻出部落一半財物,並且此後十五年會向幽州繳納貢賦。只請幽州官軍快快出手相助。”
“好。”趙逸眼睛一亮讚了一聲,他早就料到高句麗首領不是屈於人下之人,自己提出的條件他一定會答應,“如今幽州東部形勢如何?”
“得到高句麗部落財物後,遼東郡與周圍郡城的兵馬已經進入高句麗部落,遼東屬國、遼西郡、漁陽郡等得到訊息的郡城兵馬在都尉的率領下,也已經趕往高句麗部落。”兵士將如今幽州形勢說出,先行進入高句麗部落的遼東郡城等官軍,已經與夫餘部落兵士形成了對峙之勢。
趙逸心中暗暗點頭,有了這數萬幽州官軍進入,就可以拖住夫餘所部兵士。“傳令幽州官軍立刻出發,太史慈將軍率領兩萬騎兵與我先行,其餘兵將由高順將軍統率!”
傳令兵士躬身下去傳令,見到這傳令兵士離開,程寅才上前詢問了一聲:“大人,夫餘部落有雄兵四萬,且驍勇善戰,我們雖然得到了高句麗半數的財物,但是州府兵馬多數是新招收上來的兵士,以新兵對抗訓練有素夫餘部落,就算是獲勝了,只怕我部兵士也會傷亡慘重。”
趙逸對此卻不怎麼擔心:“大人不要擔心,本官既然答應出兵,心中就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況且讓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兵士,見見這種場面對他們日後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
見到趙逸這自信滿滿的樣子,程寅也就沒有再說什麼,行軍打仗的事情,程寅知道自己不如趙逸。
趙逸簡單的交代了程寅與宇文珂兩句,就隨著太史慈的官軍大隊騎兵離開了幽州。前幾次無論是與黑山軍交戰,還是圍困羌渠的廣寧之戰,亦或者是前日剛剛平息的丘力居與高句麗兩部聯盟。
官軍兵士從未自己獨身作戰,都是有烏桓部落的騎兵從旁協助,有了烏桓部落的精銳騎兵,官軍就可以減少傷亡兵士,而且心中也有底氣。但是今次卻是幽州官軍單獨行動。
與強大敵軍作戰均有烏桓兵士相助,已經讓幽州官軍產生了依賴心理,如今自己單獨出戰,兵士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恐慌。甚至連太史慈的心中都有些忐忑,不知道此次沒有烏桓部落相助,自己能否打勝仗。
太史慈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給了趙逸,太史慈覺得帶著這個心理想要打勝仗不是那麼容易,為了避免兵士的傷亡,太史慈並沒有隱瞞自己的心中所想,並且在最後還加了一句:“不光末將有此念動,環顧軍營內,有此念頭的恐怕不在少數。”
趙逸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兵士,對此倒是並沒有在意,因為太史慈等兵士有這種念頭也很正常,不過太史慈能發現這個問題,並且將這個問題說出。由此可見這個太史慈還是個難得的良將。
“將軍不要擔心,此事我已經知道。”趙逸對此倒是沒有在意,官軍騎兵跟隨烏桓騎兵模擬攻殺多時,戰力較之原來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可以說如今幽州兵士戰力,較之烏桓騎兵相差無幾,官軍騎兵缺少的就是信心。
而此時的遼東局勢因為有了幽州官軍的介入,變得有些奇怪了。
高句麗首領慕白見到遼東郡守率領其餘郡城三萬官軍進入部落,表示了極大的歡迎,心中暗說幸好幽州牧趙逸守信用。答應官軍的條件,慕白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高句麗部落如今已經到了進退兩難之地,若是不答應官軍的條件,那麼部落九成會被夫餘部落吞併。
對於高句麗首領來說,將半數財物給幽州官府,又給幽州官府進貢十五年,部落的日子雖然過得悽苦了,但是部落的話語權還是在自己手中,自己在部落依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若是自己的部落被夫餘部落吞併了,夫餘首領就算是為了穩定自己部落的民心將自己提升為僅次於首領的人物,但是慕白對此卻還是很不滿意,他做慣了發號施令的人,讓他猛然做第二把交椅,他可是很不習慣。
慕白處部落親迎遼東郡守,指點了一下前方的夫餘大營:“大人,您看那就是夫餘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