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
重新搭建棧橋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泅水渡過也很不容易,此段水流甚急,兵士下去恐怕還沒有等到站穩就會被這水流衝到下@
抬眼看了看對面蜿蜒起伏的山巒,只怕有幾十裡地。張角輕撫鬍鬚命令兵士:“我們向北行進!”
此時水流走向自北向南,張角是想找到源頭處穿過,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怕往南邊走,會正巧碰到朱儁大軍。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是行軍打仗可是一點疏忽都要不得。張角不得不將這個可能性考慮進去。南方不確定,但是北方張角可以確定沒有官軍主力軍隊,太行山綿延上千裡,張角就不信找不到突破點。
大軍行走不到一里路,前方探馬來報:“將軍,前方發現不少馬蹄印。”
“哦?”張角驚訝一下:“帶我過去看看。”大軍隨著張角出發。
看著眼前被戰馬踩踏的草地,張梁推測著說:“大哥,這必是官軍騎兵,那麼前往通入太行山的路徑必定已經被這一隊精騎破壞,大哥,不若我們掉頭向南行走吧。”張梁並沒有張角想的長遠,他只看出了在官軍精騎後面遲遲不能進入太行山,若是往南走的話,沒有官軍精騎破壞自己所部必定會很快進入太行山。
這計策張角自然不會同意:“如今官軍主力都集中於南方,我軍若是掉頭往南,很有可能會一頭扎到朱儁大軍懷中,到時我們黃巾軍就危險了。”與朱儁三萬大軍相比,黃巾軍的力量是薄弱了一些,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算是黃巾軍拼死戰鬥,也不是強橫敵人的對手。
“官軍精騎之所以往北行走破壞,就是說明他們在北方並沒有大隊兵士,所以才要用這種辦法阻擋我們。所以說我們越是往北行走,越是安全。”
張角分析的很是透徹,使得眾位黃巾軍都十分信服。跟隨在張角身後,繼續向著北方行進。
這次張角倒是猜對了,趙逸在傳信的時候,就已經讓兵士囑咐朱儁不要照著自己的追擊路線行進,跟在趙逸等人的屁股後面,對付黃巾軍總是晚了一步。所以趙逸讓朱儁火速趕到太行山,順著山脈往北尋找。
七里之外的趙逸看到張角所部扭頭向著北方行進,目光陰沉。
曹操與劉備卻是有些擔心:“伯來,黃巾軍並沒有往南行進,我們是不是應該率部衝擊過去。”曹操的意思是現在衝殺過去,將黃巾軍拖住,等待朱儁所部援軍,探馬剛剛傳來訊息,朱儁所部接到趙逸的建議後立刻行動,除了武器外將所有的東西全部丟棄,全速行進,距離此處已經不足百里,預計兩個多時辰就會達到。
這個訊息讓皇甫嵩等人眼中露出希望光芒,劉備分析了一下目前情況:“此時我軍有八千兵士,拖住黃巾軍兩個時辰不成問題。”這都已經不是詢問趙逸了,而是做出了決定。
皇甫大軍中良莠不齊,雖說有八千兵士,但是卻分為好幾部分。若這八千人是趙逸所部精兵。趙逸就不需要等朱儁大軍前來了,憑著八千精兵,趙逸有足夠的信心吃下黃巾軍這兩萬殘兵。但是此時手中精兵缺少,趙逸帶來的五千精騎內,只有三分之一是自己嫡系。
當初趙逸是提過讓自己兵士全部上戰馬,但是朱儁與孫堅沒有答應,怕自己的戰馬被趙逸騎了兩天就變成了趙逸的,董卓所部的馬匹不就是這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趙逸將他們的功勞搶走。
正是因為這樣,趙逸此時才非常被動,看著眼前的人都想要正面阻擊黃巾軍,趙逸卻沒有同意:“大軍此時正面進攻黃巾軍,於我軍不利。可能會使得我們所部全軍覆沒。”
除了皇甫嵩本部兵士,曹操與劉備兵士都是自己招募的,接連交戰損失慘重,兩人自然很是心痛,但是事情已經到了今天這步。劉備與曹操也沒有辦法,若是因為自己不盡力,而使得黃巾軍逃脫。
他日朝廷若是追查下來,皇甫嵩被朝廷治罪,但是在治罪前,皇甫嵩必定也會找好替罪羊,而曹操與劉備正是最佳人選。現在幾人雖然同舟共濟,但若是真的到了生死攸關之時,誰又會顧及誰。
此時聽到趙逸有辦法,急忙詢問:“伯來有何妙計?”
“大軍立刻前進,與黃巾大軍保持四里,之後我們再等待機會。”趙逸摸索著下病,目光深邃的盯著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