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廣寧縣進軍的趙逸所部兵士仍然踩著匈奴兵士的馬蹄印行動,看著匈奴戰馬每步之間的距離,趙逸目光閃動,暗說這匈奴戰馬果然強橫,比之自己胯下的烏桓戰馬竟然絲毫不遜色。
“若是烏桓騎兵與匈奴兵士兵力對等,雙方交戰誰可獲勝?”趙逸扭頭詢問了身邊的文秦一句。
若是論戰馬素質兩部相差不多,決定勝利重要在於兵士勇猛與否。文秦仔細的對比了一下:“或許勝負各半。”難樓所部騎兵雖然時常與鮮卑部眾交戰,作戰經驗豐富。但是羌渠所率領的匈奴大軍,也一直與羌族征戰。戰鬥經驗並不見得比難樓所部少。
趙逸剛想說話卻見前方探路的斥候快步來到自己跟前,趙逸詢問一聲:“羌渠所部有何動靜?”
“大人,羌渠五萬大軍已到廣寧城下,並未停頓立刻發動了進攻,戰況激烈雙方均傷亡慘重。”斥候將訊息詳細道來。
羌渠果然如趙逸預料,並未停留就發動了進攻。至於斥候所說傷亡慘重,在趙逸看來廣寧縣城傷亡慘重是真,羌渠所部傷亡兵士根本沒有動搖他們的根基。
聽到斥候的話太史慈與慕容復臉色變化了一下,斥候往返一趟可是將近半個時辰的時間,這麼說來雙方交戰已經有了半個時辰,在匈奴所部連續不斷的衝擊下五千兵士豈能擋住。
此時應該快速進軍,支援廣寧縣城才是,若是行動稍微遲緩,那麼廣寧縣城極有可能落於匈奴手中。
趙逸揮手讓兵士退下,在太史慈等人期盼的目光中,趙逸終於下達了快速進軍的命令。
廣寧縣城下的羌渠見到城下兵士的屍身目光閃動,他原本以為五千臨時湊起來烏合之眾,豈是自己所部精兵的對手,卻沒有想到這五千烏合之眾,竟然能擋住自己五萬精銳兵士多達一個時辰的猛烈進攻。
難道是自己所部計程車氣低落了?羌渠心中不由得有了些懷疑。
“先生是不是我部兵士銳氣已喪?”羌渠小聲的詢問自己身邊的謀士。
這謀士輕撫長鬚,看著自城牆上不斷慘叫落下的匈奴兵士,嘆了一口氣:“首領,並非我部兵士銳氣有所喪失,而是攻城之戰無法與野戰相提並論,攻城之戰我部的駿馬彎刀毫無用武之地,自然容易被官軍擊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傷亡已經不算大了。”
“先生,太史慈大軍此時距離我部已經不足三十里,我部是否應該先將太史慈大軍殲滅?”羌渠剛剛得到手下探馬的訊息,此時羌渠若是率部衝擊,太史慈所率騎兵能逃入懷安縣城,但是他手下的步兵則是無法逃離。此時誅殺太史慈所部羌渠有九成把握。
這謀士卻搖了搖頭:“大軍若是進攻太史慈大軍,勝利是一定的。但是攻城講究的是一鼓作氣,今日若不能攻陷廣寧縣城,日後再想攻陷就難了。”謀士所說不錯,若是久攻不下,兵士銳氣必喪,屆時再想破城那可真是難上加難了。
“先生的意思是說,先攻下廣寧縣城,進可攻退可守如此才是制勝之道?”羌渠想到了什麼詢問了一聲。
謀士嘴角露出微笑點了點頭:“首領說的不錯。”羌渠所部兵士此時士氣正旺,若是不趁著這個時候攻下廣寧縣城,反而轉頭進攻太史慈所部,匈奴大軍銳氣一折,加之糧草不濟,匈奴大軍極有可能不戰自潰。
在太史慈與廣寧縣城兩者之間,羌渠此時只能選擇弱者進行攻擊,與太史慈所部五萬大軍相比,傷亡過半的廣寧縣守軍,自然處在劣勢。
見到進攻兵士再次被官軍打下來,羌渠目光愈加陰寒,瞥眼看著廣寧縣城牆上那渾身血汙的官軍,深吸一口氣,下令手下兵士全部發動進攻,想憑藉著此次進攻,一舉拿下廣寧縣城。
此次三萬匈奴兵士同時發動進攻,地面都被匈奴兵士遮掩,如同黑色浪潮鋪天蓋地的向著廣寧縣城湧去。
先前頑強抵抗的官軍,今次竟然停止了進攻,任由匈奴兵士爬到了城門上,爬上城門的匈奴兵士這才發現,站立在城門上的官軍,竟然是被固定的官軍屍身。
恨恨的將官軍屍身打倒在地,兵士快速走下開啟了城門,讓羌渠等人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