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糧草十之**被毀,手下兵士士氣低落,此時應該想辦法補充糧草提升士氣,在副將看來糧草被毀,自己所部失去了後勤保障,這種情況下是無法與太史慈等人戰鬥的。
進攻天廣寧縣城是個機會,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一鼓而勝,不然被廣寧縣城的守軍纏住,太史慈再率領幽州兵馬前後夾擊,匈奴所部定會傷亡慘重。
“首領,糧草被毀軍心浮動,若是再將剩餘糧草燒燬,兵士該如何生存?”副將告誡了首領一句,莫非是首領因為糧草被毀失去了理智?羌渠自從出兵到今天,還從來沒有吃過如此大虧,難道是心中無法承受這巨大的失敗?
羌渠率部一路東進,橫行代郡邊境近百里未逢敵手,近日卻連挫敗,首先就是對太史慈估計不足,派遣兵士攻打懷安縣城造成了重大死傷,羌渠剛剛調整了戰略部署,眾人剛剛打算一展拳腳的時候,卻猛然聽到了糧草被毀的訊息。這讓羌渠震驚不已,這突如其來的事情,打破了羌渠的全部計劃。
“首領,沒有想到官軍中竟然有如此智謀之士,單憑數人就毀掉了我們整個糧草大營。此刻我軍軍心已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率部離開,所幸的是我方兵士傷亡不大,只要我們手中有精兵強將,自有捲土重來之時。”副將規勸了羌渠一聲,現在所部兵士銳氣大減,已經沒有了進攻的勇氣,最重要的是沒有了糧草補給。沒有隔夜糧,兵士豈能安心作戰。
副將的意思羌渠明白,他是讓自己率部先行撤軍。因為糧草被毀而撤離,就算傳出去羌渠也不丟人,因為差不多的人的都會選擇離開。
但是羌渠卻不是這麼想,對副將的勸告充耳不聞,直接下命令說道:“執行命令吧。”
縱然搞不明白羌渠為何如此,但是對於羌渠的命令他不敢違抗,只能躬身遵命下去執行。
看著剩餘的糧草在火焰的吞噬下很快的變為灰燼,這副將暗自搖頭嘆息一聲。這些糧草正可作為離開的口糧,如今卻付之一炬,真是可惜。
此時懷安縣城的趙逸正與太史慈等人商議如何對付羌渠,趙逸與太史慈等人的觀點差不多,認為糧草被毀,羌渠謹慎起見會率部撤離,再次回到匈奴部落休養生息,故而趙逸等人在研究去匈奴部落的路途,想在途中截擊羌渠。
都已經確定了行動計劃,就等探馬的訊息了。若是羌渠所部正在撤離,趙逸就會派遣太史慈等人去途中埋伏。
等了很長時間,前去探查的探馬終於帶來了訊息,太史慈見到探馬後問了一聲:“是否羌渠所部已經開始撤離?”
探馬搖了搖頭,將自己觀察到的羌渠所部情況和盤托出:“啟稟將軍,羌渠所部非但沒有撤離,而且還將剩餘的糧草全部燒燬。”探馬雖然對羌渠的舉動很是奇怪,但這不是他一個探馬應該思考的問題,他只需要將訊息準確無誤的報告給趙逸等人就可以了。
太史慈與慕容復等人臉上滿是疑惑之色,不知道羌渠此舉是什麼意思。趙逸臉上也露出了少見的驚訝之色,摸索著下巴,在廳堂內來回走動。羌渠的舉動是有些反常,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羌渠必定是在策劃著什麼事情。
趙逸思索了一陣,腳步猛然頓下,眼中閃過忌憚之色:“不好!”
“不好?”太史慈與慕容復齊齊一愣,忙詢問趙逸:“大人是否猜到羌渠所部意圖?”
趙逸緩緩跪坐下來,並未直接說明,而是問道:“你們可知道當日項羽領導的鉅鹿一戰?”
“自然記得。”太史慈與慕容復直接說道,雖然項羽與劉邦爭奪帝位失敗了,但武將對項羽仍十分敬重。破釜沉舟正是項羽指揮的典型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鬥,太史慈自然記得十分清楚。
趙逸苦笑一聲:“羌渠的舉動就有些破釜沉舟的意思。”將剩餘的糧草燒燬,還沒有後退的意思,這舉動已經表明要與官軍決一死戰。
太史慈與慕容復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羌渠所部兵士的強悍,太史慈與慕容復早就有了領教。若是羌渠決意要與官軍決一死戰,縱然有兩萬烏桓兵士相助,誅殺五萬匈奴,官軍只怕也會傷亡慘重。
“若真是那樣的話,我部該如何防禦?”太史慈已經有些驚慌,就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官軍若是與匈奴兵士拼殺個你死我活,日後將如何應對其餘夷族的入侵?
慕容復對這場戰鬥也不怎麼看好。昔日項羽破釜沉舟時候,手下兵士有人問過,毀去鍋灶,我軍如何飲食。項羽則是回答:“我們就在秦軍大營埋鍋造飯吧。”如此不留後路,不顧一切憑著這股誓死決戰的勇氣,項羽一舉擊潰秦軍主力。
雖然慕容復與太史慈沒有到匈奴大營,但是羌渠鼓舞軍心的話語,他們也能猜到一二,此時匈奴大軍已經到了絕地,若想活命,只能拿下懷安縣城。
匈奴大軍在絕境,定會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本來實力就在官軍之上的匈奴兵士,屆時將更加難以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