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發生之事,高志在前日就已經接到訊息,此時上谷郡邊境祥和,高志本想抽調一半兵士支援代郡卻被郡守所阻。
郡守說,此時上谷郡不抽掉兵力邊境祥和,若是抽調一半兵力,三方的勢力平衡或許就會打破。
軻比能與素利二人雖然在爭鬥狀態,但他們畢竟都是鮮卑族人,為了利益雙方和解的可能性很大,南匈奴進攻代郡,吸引了幽州一部分兵力。若是代郡守兵調走,萬一軻比能部趁虛而入上谷郡豈不危險。
郡守的觀點是正確的,趙逸特地來到這上谷郡大營,也正是為了囑咐此事。見到代郡所部兵馬並無調動,趙逸也就放心了。若是代郡所部實力空虛,軻比能與素利結成聯盟進攻代郡的話,屆時趙逸可以說是腹背受敵。而得知東部戰況的高句麗與夫餘,必定會不甘寂寞,定會在東方燃起戰火,幽州平衡格局瞬間就會打破。屆時趙逸若是稍有失誤,這幾大部落極有可能能瓜分幽州。
趙逸囑咐高志,若是軻比能部進攻,只准據守,不準出城迎戰。並且對高志說,他已經給難樓打好了招呼,有難樓所部在旁照應,上谷郡定是固若金湯。
由不得趙逸不謹慎,若是上谷郡被軻比能突破,那麼鮮卑所部兵馬就能長驅直入,直接攻入涿郡與幽州。
囑咐完了高志,趙逸等人並未停留,而是率部繼續向著西南行進。所部騎兵經過一天兩夜的跋涉,終於來到了距離交戰地方不遠的廣寧縣城。
廣寧縣城戒備森嚴,足有五千兵士守護,趙逸步入縣城的時候,發現縣令已經將縣城內的百姓全部遷走,城內只剩下了兵士。
趙逸問官員為何如此行事。
縣令請趙逸登上城門,指著西南方向,解釋一句:“匈奴騎兵目前正在懷安縣城與代郡郡守楊秀對峙,廣寧縣城距離懷安縣城不足百里,匈奴騎兵不消三個時辰就會趕到。撤走百姓兵士就能毫無顧忌的戰鬥。”
趙逸點點頭,這縣令如此做法是正確的。“大人所言有理,大人可有代郡地圖?”
“有的大人。”自從南匈奴與代郡交手後縣令就命人找來了地圖研究交戰雙方的態勢。並且還將戰況詳細告訴了趙逸,此次南匈奴由首領羌渠親自領兵,懷安縣城戰況尤為激烈,面對五萬匈奴的進攻,官軍一反常態據守不出,雙方交戰數日,攻守雙方均傷亡慘重。
不過懷安縣城雖然還在官軍手中,但是懷安周邊的村落卻是遭了大難,匈奴來的太快,有不少的百姓根本來不及撤離,就被匈奴堵在了村裡,迄今為止,百姓傷亡已經過萬。
聽到這話趙逸目光閃動,對南匈奴的仇恨,再次增大了幾分。南匈奴先前遷入邊境之時與漢朝交好,曾為漢朝抵禦過北匈奴的入侵,如今見東漢朝廷勢力逐漸衰弱,就起了歹心。真是欺人太甚。
趙逸盯著地圖目光閃動,吩咐烏桓兵士今日白天休息,晚上有要事。
文秦是一心思活絡之人,聽到趙逸的命令就已經想到了什麼:“我們不是要支援懷安縣城麼?你難道還有別的計劃?”
“此時羌渠正與太史慈等人的對峙,並不知道我已經來到這裡,自然也不知道我們手中這兩萬騎兵,今夜若是我們繞過南匈奴背部襲擊南匈奴糧草,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僵持多時的戰鬥極有可能在短短几日結束。”趙逸目光中露出陰寒之色,充滿殺氣的說道,“來的正好,正好用你這五萬匈奴兵士樹立威信。”
趙逸期盼已久的硬仗終於到來,這一仗必須要贏,趙逸要靠這一仗樹立自己的威信,收攏幽州渙散的民心,這甚至比殲滅匈奴兵士更加重要。
出其不意確實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秦並未阻止趙逸的計劃。而是服從命令下去給兵士傳達命令。
時間在趙逸敲定各個細節的時候悄然逝去,夜幕降臨,未等趙逸傳令,文秦與難樓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大隊兵士已經在城外集合。
這種暗夜襲擊的事情他們也經常做,都穿著顏色較暗的衣衫,而馬蹄上面也套了布條,使之行走之間造成的震盪大大減少。
趙逸看著神情彪悍的烏桓兵士,自信心大大增加,扭頭對縣令說道:“代郡與上谷郡所部地形我不熟悉,還請大人派一熟悉之人為我等引路。”
此事可是重中之重,今日一戰能否一戰奏效,全靠這個引路之人了。縣令自告奮勇:“卑職少年曾往來於兩郡之間,對兩地地形瞭如執掌,今次就由下官帶路吧。”
“如此就麻煩大人了。”趙逸並未與縣令客氣簡單的謝過後,隨即扭頭對手下兵士說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