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京城做官俱是心思活絡之士,在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先給朝廷上書參奏趙逸一本。
自己雖然是受朝廷指派將一重要之事交給趙逸辦理,但是這件事情再怎麼重要,也無法與安民此事重要。
自己奏報或許會比這疫情處方晚到朝廷,朝廷剛剛嘉獎趙逸,自己這邊卻將此事上報,這不是再抽皇帝的臉麼,且趙逸父親趙允就在朝廷,別看趙允平日慈眉善目的,但是見識、心機極深。
到時候趙允只要倒打一耙,說趙逸封鎖郡城也是為了研製疫情藥方,所以才會耽誤接旨。
只消這個理由,欽差回到洛陽就註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第一百三十四章 借兵
朝廷欽差早在五天之前就來到了涿郡縣內,奈何當日趙逸下了封城令,欽差被擋在了涿郡之外,他一個朝廷大員,還是帶著聖旨的朝廷欽差,就算身為太守的劉焉見到他也要客客氣氣的,沒有想到被幾個兵士擋住了去路。這欽差大臣好說歹說,甚至連隨身攜帶的聖旨都摸了出來,但是那些兵士不為所動,口中只說了一句話:“涿郡兵士,不聽聖旨,只遵將令。”
這讓欽差心中火氣直冒,說的好聽一點,趙逸治軍甚嚴,若是添油加醋,那就是目無王法,朝廷欽差都敢阻攔,天底下還有趙逸不敢做的事情麼。
欽差帶人不過是一個文官,面對手持鋼槍的兵士根本無能為力,在看到兵士身後那十幾個營帳,駐軍足有五百多人,欽差就已經放棄了硬衝的念頭。若是讓這些忠誠執行命令的兵士殺死了自己,在這荒山野地隨便一埋,神不知鬼不覺,找誰說理去。
他在這裡焦急的等了五天,今日終於等到了趙逸下令撤防的訊息。略微打探得知趙逸竟然找到了想到治療瘟疫的辦法,且已經將藥方無償的告訴了周圍郡縣。
能在京城做官俱是心思活絡之士,在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先給朝廷上書參奏趙逸一本。自己雖然是受朝廷指派將一重要之事交給趙逸辦理,但是這件事情再怎麼重要,也無法與安民此事重要。自己奏報或許會比這疫情處方晚到朝廷,朝廷剛剛嘉獎趙逸,自己這邊卻將此事上報,這不是再抽皇帝的臉麼,且趙逸父親趙允就在朝廷,別看趙允平日慈眉善目的,但是見識、心機極深。到時候趙允只要倒打一耙,說趙逸封鎖郡城也是為了研製疫情藥方,所以才會耽誤接旨。只消這個理由,欽差回到洛陽就註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欽差慶幸自己沒有感情用事,知道朝廷對趙逸十分看重,若是趙逸今次能再建立功勳,那麼必定前途無量。目前局勢動盪,各地烽煙四起,雖然還沒有亂到那種群雄逐鹿中原的程度,但是此時形勢也頗為嚴峻,蕩平這些反軍,需要的就是趙逸這種能力卓絕的青年將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所以欽差將自己的怨恨之氣彙集在了身下的三寸之物,發洩在了女支院的姑娘身上。才和顏悅色的來到府衙宣讀旨意。
屋內的趙逸等人微微詫異,難道是朝廷的嘉獎到了?想到這裡趙逸臉上露出喜色,但是隨即隱沒了下去,疫情藥方今日不過剛剛發出去,就算是鴻雁傳書,也沒有如此速度。想到這裡趙逸將手中青銅爵慢慢放下,隨即起身帶著秦重、楊秀等官員走出廳堂跪迎聖旨。
“涿郡郡守趙逸跪候聖旨。”基本的禮數,趙逸還是要遵從的,三跪九叩後,仍舊低著頭,只能看到欽差大臣的布屐。
趙逸因忌憚皇權三跪九叩,這欽差感覺十分解氣,張開懷中的黃帛,大聲的說出旨意。果然不出趙逸所料,那些隱藏暗中的黃巾軍趁著這次瘟疫起兵造反了,為首的是博陵人張牛角與常山褚燕。藉著瘟疫煽動百姓作亂,短時間就已經召集了十多萬人,聲勢直逼剛鎮壓下去的黃巾起義。
朝廷大為震動,皇甫嵩與朱儁皆被朝廷跑去征討西涼叛軍在,而近日趙逸捷報頻傳,讓十常侍與何進共同看到了趙逸的潛力,不約而同的舉薦趙逸征討。漢靈帝對趙逸的能力也頗為讚賞,此事沒有異議就透過了。
當欽差拿著趙逸孝敬的一箱金錢走了之後,秦重等人頗有些詫異的看著趙逸。沒有想到趙逸竟然一語中的,還真的有人造反。
這次楊秀沒有等到趙逸招呼,立刻去軍營整軍備戰了。對於朝廷封的這蕩寇將軍這個官職,趙逸並沒有在意,這不過是一個虛職,沒有任何品銜。若是剿滅了黑山軍,這個官職立刻就會被朝廷撤去。讓趙逸真正高興的是,朝廷給了趙逸節制冀州官軍的權利。
趙逸手中雖然有典韋、太史慈、慕容復等猛將,應對日後的亂世力量還是有些薄弱,如同珍寶的將才卻只有高順一個,高階謀士只有趙逸一枝獨秀,此時趙逸迫切需要人才。
戰爭不僅是經濟對抗,更重要的還有人才,昔日漢高祖劉邦,若是隻有蕭何管理後勤,卻無張良、彭越、英布等名將衝鋒陷陣的話,就算是糧草準備的再充足,也無法與項羽大軍抗衡。
在涿郡正緊張備戰的時候,趙逸驅馬來到了烏桓部落,到這裡來並不是為了與巴圖、文秦告別,而是為了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