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穿郡過縣,一路向南行走了近四天時間,途中太平無事,縱然有幾個流寇,看到這數千人的行軍隊伍,也立刻打消了念頭灰溜溜的遠遠離開,生怕招惹到了這群兵士。
探馬回報前方二十里就到了常山郡。
“大人,常山郡距離廣宗,還有三百里地。”典韋摸出地圖看了看。
趙逸舔了舔有些發乾的嘴唇,看了看身後的兵士,連日的奔波使得兵士的精神面貌不怎麼好。“大軍在常山郡外休整一晚,再往廣宗進發。”
典韋下去傳送命令後,兵士繼續進發。
常山郡守早早的得到訊息,在城門迎接。趙逸之名,郡守聽到過多次。
趙逸在看到郡守後驅馬快走兩步,來到郡守身前,翻身下馬躬身行禮:“怎敢擾煩郡守大人親自出城迎接。”
“伯來客氣了,聽郡尉說伯來前些時候曾來我郡內做客,可惜我那時正率軍與黃巾軍在冀州作戰,無緣一見,甚是遺憾。怎料伯來今日前來了我心願。呵呵,快請府內說話。”郡守李望熱情的招呼趙逸。將趙逸迎進城內。
“伯來不知,我與伯圭兄交好,從他處得知你許多事蹟。”李望記得公孫瓚私下對他說過一句話,幽州若無趙伯來,黃巾軍沒有這麼容易剿滅。這句話足以說明趙逸的才能與價值。也使得李望對趙逸更加欣賞:“此時黃巾猖獗,正是有志者建功立業的機會。幽州有如此多的縣令,太守僅僅點伯來一人前往,伯來可要好好把握機會啊。”
李望與公孫瓚交好,怪不得會將趙子龍推薦給公孫瓚。趙逸心說對這人要好好拉攏,好將趙雲爭取過來。
“郡守過獎了。”趙逸擺了擺手,目光轉動:“大人,既然與黃巾軍曾在冀州交戰,對張角的情況一定非常瞭解,請大人指點指點。”
李望喝了一口酒水:“伯來真問對了人,當日我曾率領我郡官兵與張角親率的大方交過手。”
“結果如何?我聽聞張角會些術法,只要披髮仗劍做起妖法,立時風雷大作。不知是否屬實?”趙逸對天公將軍張角還是有些畏懼之心的。
聞言李望手中青銅爵掉在地上,啞然失笑:“伯來乃朝廷官吏,怎可相信市井百姓誇張之言。”正了正身體,“張角賊兵雖眾,卻多是暴亂的百姓,不過張角身邊的三個大方乃是其禁衛軍,其軍戰鬥力不比我方官軍差。伯來遇到可要小心,切莫等閒視之。”當日李望就是因為輕敵吃了大虧,若不是盧植率援軍趕到。李望的人頭估計已被張角拿下。
李望將自己所瞭解的情況都說給了趙逸,希望能對趙逸有所幫助。
趙逸躬身受教,在與李望的交談中,趙逸知道了不少黃巾軍的情況。
“伯來慣於以少勝多,此戰結果可以預料。”李望恭維了趙逸一句。
趙逸苦笑一聲:“郡守大人過獎了,勝敗沒有明顯的界限,時而己,時而彼,大人可千萬不要將成敗看成是永恆不變的。”
李望點頭稱讚:“伯來言辭精闢。”
趙逸與李望說了幾句話,切入了正題:“兄長郡內可有一個叫趙雲的人物,若得此人相助,我軍必獲全勝。”
“趙雲?”李望揉搓著腦袋想了想:“常山郡近幾年舉薦的孝廉內並無此人,是否伯來記錯了?不若我明日便在郡內尋找,若是尋得我便將人送到營中。”
趙逸擺了擺手:“兄長不用費心,也不必尋找。看來此時還不到他出山的時候。”趙逸心說自己是有些操之過急了,趙雲此時或許還在習武。
李望疑惑的看著趙逸,聽不懂趙逸這雲山霧罩的話語。不過那不必尋找四個字李望聽得真切,答應下來。
夜色漸深,李望留趙逸在府內過夜,趙逸謝過了李望好意,與典韋回到了軍營,說:“將士在外面風餐露宿,我怎能在大人院中享樂。”
歇息充足的兵士,精神面貌不錯,趙逸暗暗點頭,率軍從常山郡城內穿過。清晨城內行走的百姓不多,卻有不少流民從城外湧入,李望嘆息一聲:“身為朝廷官員,卻無力保護百姓安居樂業,真是慚愧。我希望伯來能輔助盧將軍儘快擊破敵軍。”
“大人放心,伯來定盡力而為。”趙逸點頭應下,掃了一眼這些流民。這些流民大多數是從廣宗逃到這邊來的。趙逸嘆息一聲,戰爭。
帶兵離開了這裡,李望看著城內的流民也搖頭嘆息,卻並沒有派兵驅趕,這些人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他又怎麼忍心將這些人再趕出去。
招呼手下兵士:“你們幾人在我常山郡縣內查探一下,看看有沒有一個叫趙雲的。”這人竟然會讓趙逸這麼看重,應該有些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