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陸薇語選了其中一個相關點:“方家是說方歆?”
方年點頭,耐心的解釋了起來。
“提前很多年就開始安排方歆去英格蘭留學的事宜,是為了節約時間,也是為了讓她能有相關的優秀海外經濟學學習經歷,具備部分地區獨領一方基層所需要的必要條件;
回國內還會上博士,前後節約三年多時間,大概在她二十五六歲博士畢業時,已經結束了副縣掛職。”
“這樣無論如何都能在三十五歲時獨領一方……再之後將因為相關規定偏向必須要有女性,而享有一些便利優勢,至多二十年後可以進入省一級的閒職。”
“而剛好在她三十五六獨領一方時,我們的兒子差不多夠年齡參加工作了。”
“期間,前沿辦公室其他人的孩子也會根據不同情況而各有進入體制紮根的必要付出。”
從來,方年都是個有多手準備的人。
他自己不能進入體制內,但不代表說在現行體系下,方年一點準備都不做。
前沿可以在所有事情上都依照規則來,哪怕是遭受一些不太正常的對待也無所謂。
在方年將董事長位置過渡給劉惜,然後從旁保駕護航幾年後,前沿將是一個徹底穩固的體系,風吹不動,浪打不掉。
但前沿明確不會做大而不倒的企業,這是方年對平書等的承諾。
所以,讓方歆做出必要的付出,進入體制內並不是為了前沿。
而是,一個開枝散葉的家庭需要兩條腿走路。
如此而已。
方年可不想什麼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事情,他既然已經被推到了現在,當然是能走多少就走多少。
“……”
至於其它諸如灣灣、資本、基礎科學之類的話題,方年就沒提。
已經超出了跟陸薇語分享的範疇。
陸薇語也識趣的沒有問。
至於那些更尖銳的事情,涉及到的東西具有很強的顛覆性。
十分明確的彰顯了方年身上那極致的愛國平民主義。
有些還直指了一些極其敏感尖銳的領域,如果平書稍微狹隘一點,都可以理解為方年在進行某種逼宮。
所以相較而言,哪怕是方年特別的去提及漢武帝,那都算是小兒科了。
總之,能讓平書這樣的人都跟方年進行激烈的討論,可想而知敏感度。
畢竟中途平書都忍不住說了句:“有點後悔讓你坦言。”
方年當時只是笑笑回了句:“反正都到了要鯊頭的層次,就當是蝨子多了不咬吧。”
“……”
然後陸薇語岔開了話題:“關總下午跟我打電話叨咕了兩句蘋果的事情。”
“差不多一週時間了,你是怎麼想?”
聞言,方年笑笑:“其實很簡單啊,規定是不能違反的,蘋果現在只能忍著,但,在商業上,不存在永恆的對立,所以我們可以跟蘋果談一談一同對抗X86陣營的事情。”
陸薇語都懵了下:“?”
方年簡單道:“蘋果又不只有手機,它要做的是產品生態的絕對完善,我想,蘋果公司戰略現在想的是什麼時候能再次拋棄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