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音很是喧鬧的當天,方年再次去西長安街13號找苗為蹭飯時。
苗為帶有些許調侃的提到了這個話題:“方總,你們前沿沒發聲,可是被預設成了對立面。”
看著苗為頗帶有趣的神態,方年抿著嘴瞄了眼苗為:“苗部,我總覺得你有點看熱鬧的意思。”
稍頓,方年一副斟酌的口吻道:“據我所知,這類事情好像是歸貴部管轄。”
苗為輕咳兩聲,含糊的轉移了話題:“方年吶,用你們年輕人的話來說,咱們能不能站在吃瓜群眾的角度上討論幾句?”
“沒問題沒問題。”方年連連點頭。
他跟苗為這糟老頭子混得爛熟。
在京城的這些天被苗為不知道幾次拉著當藉口在家喝酒。
方年也沒客氣,不斷在苗為的夫人面前上眼藥。
算是互有來往吧。
方年知道苗為這麼說的意思,就是想聽聽他的真實想法。
如果是站在公眾角度上,方總那口吻比危機公關還公關,半點傾向性都不會表達。
苗為換了種輕鬆的口吻,隨意問:“你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怎麼處理。”
“按照一貫以來的規則,冷處理唄。”方年也回答得很隨意。
苗為似沉吟了下,道:“這還能冷處理?”
方年說了句:“人民群眾的熱情是有限的,尤其是資訊時代,無論什麼事情都會被逐漸被忘記。”
“再說他這避重就輕的說辭,很容易適得其反,真當還是上世紀?”
“確實很多時候需要鬥爭才能鬥來穩定發展,但那早就不適用於現在的商業發展環境了,開放、分享、共贏才是主題。”
“我都不知道他們那些老一派的江湖氣息是從哪裡遺傳的?”
“讓我說,這世界人們不可以失去聯想,但可以沒有聯想。”
聽方年說完,苗為忍不住咂咂嘴:“你私底下簡直不像方總,言辭態度都很犀利啊。”
“都私底下了,我當然無所畏懼。”方年表示很隨意。
從今年以來,他言辭上的犀利、尖銳不是一回兩回了。
只不過方年僅在兩件事情上這麼表達。
一是對海外。
二是對泛列強無不懷念的帶清流毒。
在兩個事項上,方年的態度從來都是那麼分明,尖銳。
可以合作,但必須要我說了算。
不行就給爺滾的那種。
就‘老大哥’現在這種戰鬥起來的態度,方年沒跟前沿辦公室的人打招呼已經是很留面子了。
末了,苗為長嘆了口氣,頗有些意興闌珊:“如果國內的商人,在面對海外業務時都能像你這麼有底氣的尖銳就好了。”
不等方年開口,苗為又補充一句:“或者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像你那樣有堅定、強大的愛國信心就好了。”
方年撇撇嘴:“所以我之前就嗶嗶過一句,素質教育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