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我不想花錢,當康遊戲也有辦法從我兜裡掏出屬於它的三張錢!這才是最佳運營啊!
……
當康上市雖然是資本盛宴,但我依然對當康的創始人表示敬意,上市前當康無償贈予當康公益基金10億1股優先股,以目前市值,這筆股份價值約245億人民幣,且這筆股份享有優先股利,除了可以在半年後透過港交所交易變現,每年還有很高的分紅,這些款項都將被用於公益事業。”
“……”
此外還有不少回答從各個角度解析。
“總算知道方年到底持有當康多少股份了,沒想到在那麼多次稀釋後還有22%這麼多,算上關秋荷的20%,再算上贈予給當康公益基金的6.7%,可以說無論是股權還是投票權,當康的決策權始終都在方、關兩人手上;
更別說還有a、b股等等,這些就可以看出方總在資本運作上的能力簡直牛逼炸了!”
“……”
“不得不說,方總跟關總還真是強勢,一口氣拿出10億股去做公益都能獲得透過,我想,在當康股價穩定後,大把人願意透過內部交易購買當康公益的股份,遠比現在明面上看到的值錢,當康簡直就是一頭恐怖的現金奶牛,而且只是之前,現在手遊大爆發……不敢想不敢想!”
“……”
“你們怎麼不說當康每個人員工都有2000股‘陽光普照’,算下來人均好幾萬,就不說那些本就有原始股的優秀員工了。”
“……”
正如這些回答整合的資訊那樣,在當康這場歷經約10個月的上市旅程中,其實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方年的持股比例降低了整整10%,關秋荷的持股比例也下降了9%,是很罕見的。
當然,這跟總股本從50億股變成150億股也有很大關係。
這些都是發生在提交資料之前。
當時的估值被推高到了一個新的地步,持股比例的下降反而讓價值變高了。
在這一系列股本變化中被稀釋出來的股份,轉嫁給了當康公益基金一部分,一部分用來ipo發行。
僅剩一部分被資本機構給瓜分。
畢竟按比例來說,方年和關秋荷總共也只拿出了19%,光是ipo+當康公益就佔了17.7%多。
當然,其實各大股東的股份比例在最後關頭互有變化,比如前沿天使有意的降低到了5%以下。
總之,這裡面的各項流程很是彰顯了方總的排面。
方總雖然沒有出面,但一切都按照方總的計劃走著。
正如吃瓜網民們所疑惑的那樣,當康遊戲的淨利潤那麼高,已經不止佔據國內遊戲市場的半壁江山,大可不必上市。
但這世界上的事情哪有那麼多大可不必。
當康之所以要上市,一方面是需要大量資金大規模部署手遊及消費電子,ipo募的299億港幣就是這個作用;
反而上市之後,股價的變化其實對公司沒有實質用途,不會帶來一毛錢的資金。
另一方面,當康的對賭協議和幾次融資,都讓合作的這些資本機構付出了巨量的現金,機構的錢其實是有成本的,一直不上市會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
短時間內沒法透過當康的營收來平賬,至於透過融資進行股權轉讓,多少有點虧,上市是最好的選擇。
這方面,方年也沒什麼好的解決方案,資本遊戲就是這樣,一旦開始,很難結束。
總而言之……
為了以更好的形式均衡各方面的利益,上市是這個階段當康最好的選擇。
這些,都可以稱作是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