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有一個良好的商業模式雛形,這玩意就能搞出來個1比100美元的騷操作。
起碼方年知道的就有些公司玩過這種騷操作的估值方式。
其實嚴格來說,包括對後世微信的普遍估值演算法,也是這個型別的。
說微信撐起了鵝廠近八千億港幣的市值。
不就是1000億美元的體量?
算下來就是每個使用者價值100美元。
最後關於順為資本在國產手機產業鏈上的投資進展,方年也沒多說。
因為雷軍提起這茬,本身就只是訊息互通有無。
無非是雷軍比較好奇一件事情:“方總,其實這些天我一直在好奇你說小米一定會做更低端系列的智慧手機到底是什麼意思?”
稍頓,雷軍坦誠道:“我還是直說了吧;
小米內部的長遠規劃上,會在建立起品牌產品力後,衝擊中高階……”
“我們有過深入的分析,喬布斯重新發明手機至今才短短四年時間,行業的洗牌是循序漸進的鈍刀子割肉;
正如方總所說,諾基亞已經落伍了,假如,我是說假如,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都倒了的話……
全球手機行業會形成一個新的格局,iPhone佔據高階系列,一部分品牌失去高價位競爭力……
……
算下來換算成人民幣3000~4500元的價格區域將成為新的中高階,而且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真空,很難有足夠強有力的品牌產品佔據……
……
根據時間線的估測,如果小米能更好的把控產品,將剛好是小米衝擊中高階的機會。”
聽雷軍說完,方年並沒有太驚訝。
他從來就沒小看過雷軍的戰略眼光。
雖然幾乎所有商業合作伙伴都說他方年戰略眼光是一絕。
但方年清楚,那是他有站在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實際視野。
如果處於同一起跑線,方年拍馬都看不到雷軍的影子。
實際上小米內部的長遠評估不算很理想的狀態,還是比較現實的。
只是誰也沒想到後來的小米屢次衝擊中高階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出過供應鏈危機。
方年想了想,神秘道:“雷總,我還是那句話,以後你就知道了,這跟你說的並不衝突。”
方年可不打算透露這方面的機密訊息。
根據他的推測,頂多今年年中,小米就會收到來自上面的明示。
因為基本程序已經被改變了。
雷軍望了眼方年,輕輕皺眉道:“方總好像不是很看好小米衝擊中高階的長遠佈局?”
“這倒不是,只是我覺得吧……小米的人才梯隊體系真是一言難盡。”方年點到為止。
方年這句話落下後,雷軍幾乎是瞬間就後背發涼。
在人類社會的商業體系中,無論什麼事情,最終都可以歸結為人事。
小米的人才梯隊體系?
小米現在有個鬼的人才梯隊體系。
確實,聯合創始人是都很優秀,行業資深從業人員,但別的呢?
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