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家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各自應承下來。
吳伏城率先感嘆一句:“錢這東西,真是王八蛋。”
“總是不夠用啊。”關秋荷接過話頭。
“……”
玩笑歸玩笑,現實歸現實。
當白澤實驗室陰差陽錯的搞出來白龍D1以後,前沿其實早就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都不需要從長遠計,關秋荷等人就很清楚,兩百多億對前沿來說都算杯水車薪。
因為他們知道,方年方總的某些視角看法聽起來像是在搞笑,好像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無稽之談,實則那代表了最尖銳的本質利益。
根本就是必然會發生。
自打方年提出啟動那個經預算接近100億的誇張入股計劃,以及隨著資料的彙集,前沿辦公室的眾人心中一下了然。
方年早就抱有最壞的打算。
那會根本沒辦法撬動這個計劃,三星的S2還沒進入國內市場,誰知道銷量幾何。
結果上面聽聞前沿內部要推行虛擬股,苗為火急火燎的送來了150億貸款。
然後又是三星電子火急火燎的想要完成對國內市場的全面覆蓋部署。
前沿的資金才顯得好像寬鬆起來。
當方年簡單劃撥後,大家心裡更清楚的意識到不僅是資金不夠用,時間也不夠用。
其實事情早就很明朗。
如果夠用,方年才不會去京城求見苗為,還推動這個那個,他那麼懶的人,向來不喜歡搞得很麻煩。
哪怕是最後苗為親口承諾,方年還說了句鼓搗500億玩兒一樣的話來激苗為。
前沿要想真正安身立命,需要用海量的資金換來技術儲備,以應對必然發生的危機……
吳伏城跟關秋荷感嘆完,溫葉忽然問了句:“方總,您有壓力嗎?”
“我?”方年笑了笑,“沒有。”
說著,眼瞼輕輕一動:“你們有沒有想過,我之所以做最壞的打算是因為我在故意弄險。”
“?”
關秋荷輕輕皺眉:“怎麼說?”
方年懶散道:“是前沿需要被外部打壓,而不是外部一定要打壓前沿。”
“啊?”
“鯰魚效應?”
“不是,不像。”
“……”
方年解釋了一句:“因為研發成果的優越性,無論前沿做了什麼,都顯得太白。”
“以及,容易被理所當然。”
“這些顯然都不利於前沿的發展。”
末了,方年淡聲道:“我可不是無私的人。”
眾人恍然。
溫葉更是吐了吐舌頭:“我的我的,我段位不夠。”
“……”
大家笑了笑。
方年喝了幾口茶,忽然望向劉惜:“劉惜,你得多辛苦辛苦,想辦法提高內部資金落地效率。”
“明白。”劉惜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