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兌抬槓完,關秋荷簡單說了說檮杌半導體裝置實驗室的籌備情況。
東北三省是老重工業基地。
在很多方面具有其它區域根本不存在的優勢。
比如光是國防七子就有倆在東北,哈工大和哈工程。
還有個在光學領域極其頂尖牛逼的長光所。
所以,關秋荷實際去了哈爾濱、長春兩個地方。
東北三省幅員遼闊,不過在三省省會的地理位置卻很有意思,可以算是在一條直線上。
從哈爾濱到瀋陽直線距離只有500多公里。
長春是中點,距離兩省省會都只有兩百多公里。
最終實地考察,關秋荷又跟方年商量了下,最終將檮杌實驗室放在了長春。
直接點說,就在長光所旁邊。
此行關秋荷還特地拜訪了方年之前跟陸薇語見過的張學君,他已經於去年9月份升任為光機所副所長。
之前的那個研究專案也已經在前段時間完成。
專利名稱變成了:
一種極紫外光成像監測裝置及方法,
據張學君解釋,這個專利單獨沒卵用,他都不是第一發明人。
不過因為前沿學術的介入,張學君也在長光所內部進行了一定量的研究推動。
以至於從去年下半年前沿學術啟動兩支學術投資基金後,一共往長光所投資了完整投資額將高達1.4億的資金。
主要是集中在比如焦光學系統、極紫外光產生系統等細分領域的推動。
按照總計20億的完整投資額來說,比例相當高。
只不過依舊只是個廣撒網。
能不能多斂魚,得看命。
基礎科學就是這麼操蛋,能不能搞點成果出來,有時候看命。
當然……
金錢始終是個好東西,能一定程度上補救命中有缺。
“……具體就是這麼個情況,長春地方主動給了一定支援,會推動三地聯合,不過他們有一點期待。”
說到這裡,關秋荷略作停頓。
“他們希望我們能加速趕在7月1日當天開業。”
聞言,方年問了句:“來得及?”
關秋荷回答:“如果按照一般形式,當然來得及,就是不能像饕餮那樣在開業之前就深入進行了產研聚合。”
“如果東北三省高校明確表示願意與實驗室進行深入合作,開業時間不是問題。”方年簡單道。
關秋荷點點頭:“這個應該不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