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要回去幾天啊?”
“六天。”
“哇,這麼久!”
方歆只知道林鳳要回家,不知道回去多久,這一聽到,立馬驚呼起來。
滿臉都寫上了豔羨兩個字。
方年笑著安慰:“你明天再上一天課,也能放三天假。”
“對啊。”方歆又開心起來了。
“……”
雖然經常見到方年,但方歆也有一段時間沒單獨長時間跟方年在一起了。
嘰嘰喳喳說了不少話。
主要是學校裡的種種經歷。
當然不免還是要說到對學校的觀感,對各科老師的看法。
總體來說,方歆小朋友比較喜歡英語老師,因為作業較少。
方年也關心了幾句。
比如在學校有沒有玩得好的朋友啊。
怎麼怎麼樣的。
方歆說跟班長同桌的關係還不錯,說起時,還帶著些許的遺憾,因為沒住在一個院子裡。
比起來,方歆在申城上小學比在向陽上小學在交友方面更有利一些。
準確的說是沒那麼孤獨。
同樣是村級單位,但像是向陽這樣的自然村,幅員可謂遼闊。
向陽小學是覆蓋向陽及鄰近三個自然村落的小學,然而即便是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年級的總人數依舊逐漸遞減。
再具體到茅壩,包括方歆在內只有三個人在向陽小學讀書,其他兩人高了兩個年級,幾乎沒有一起上學過。
從茅壩到向陽小學的路程大約是2300米左右。
出了茅壩之後,沿途有較長一段的田野。
這幾年方歆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上下學,回家以後也基本沒有玩伴。
其實對於一個兒童來說,是有孤獨感的。
現在來了申城,雖然大多數同學是定點由家長接送,但同一個院子裡也有同班同學,上下學的距離更是縮短到了一千米以內。
依舊是走路上學,但林鳳女士會送著去,而且多數時候是有其他同齡同伴的。
雖然將來方歆還是會再次獨自上學,但沿途都是居民樓小巷子,起碼能跟同一個院子的人混成個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個看起來只是方歆上學的小問題,拎出來細說還有點矯情。
實際上是時代飛速發展大洪流下的一個具體的農村縮影。
如果不是方年有了能力,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方歆在童年、青少年的整個求學生涯中,一直這麼孤零零的自己度過。
畢竟方年那會上學可不這樣,光是老方家就有好幾個在向陽上學的。
人。
是群居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