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稍作停頓,還是坦誠道:“其實跟浦東的主要矛盾是前沿要的地方不太合理;
空地總面積超過200畝,前沿初期想要的只有12畝,考慮到前沿目前的商業模式並不完善,很可能近期沒有集中建設總部的打算。”
話說到這個份上,楊餘良自然聽得明白。
前沿內部實際是有長遠計劃的,但考慮到資金壓力、企業發展等方面的因素,近期並無絕對實力建設總部。
但偏偏前沿又認為女媧實驗室需要獨立出來,並且這個獨立的地方還得有足夠的可擴充套件性,免得將來不方便基於研究中心擴充套件總部產業園。
總而言之,前沿是很顯然的希望借自己的名氣和未來的可能發展等讓區府給予足夠的信心。
聽方年這麼一解釋,楊餘良這才恍然明白為什麼會鬧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矛盾。
想著這些,楊餘良輕輕蹙眉:“前沿的實力沒有這麼不堪吧?”
“相較於將資金用於產業園建設,前沿更希望把錢先花在刀刃上。”方年微笑回答。
“畢竟即便是按照初步規劃,整個產業園的整體建設費用也將超過35億。”
“……”
楊餘良也不是很懂企業的經營。
但他畢竟是復旦的校長,在整個中國的高校教育學術領域裡面也是有數的一號人。
領域內訊息自然是靈通的。
知道光是去年下半年前沿在學術純研究領域的規劃投入就超過了50億。
這還只是直接的投入,不包含額外投入。
更別提在廬州那邊有個總投資120億的實驗室。
所以也是能理解方年的意思。
前沿再有錢,也沒到視金錢如糞土的地步,更沒有隨便就花幾十個億不眨眼的能力。
末了,楊餘良也只是感慨了一句:“原來如此。”
方年藉著喝茶的時機,心中念頭轉動,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校長,不知您可否居中幫前沿與楊浦地方斡旋一二,前沿希望在江灣附近建設一個獨立研究中心。”
聞言,楊餘良眉頭緊皺,面露不解:“嗯?”
“前沿不是……”
方年淡笑了兩聲:“這樣更好,有些事情強求不來。”
“這或許是前沿當下最好的選擇,總比顧頭不顧腚要好得多。”
聽方年這麼一說,楊餘良也沒多猶豫:“好,這件事情我會盡力而為;
相信楊浦地方也會樂見其成,畢竟前沿旗下實驗室的研發創造能力有目共睹,想來也能更方便的盤活楊浦在江灣的科技園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