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公務的資料泛收集、初篩,都不需要穀雨跟溫葉都不需要親力親為,而是分批交給秘書團。
這是早在兩個月前,方年就安排下去的事情。
個人的精力有限,分工合作能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件大的工作。
穀雨跟溫葉已經基本從之前繁雜的資料收集工作中解放出來,她們要完成的是整理、匯總、報告。
…………
從豐達大廈到創智園區就過個馬路,一條街的距離。
方年沒讓穀雨開車,兩人走了過去。
直線距離也就一里地。
不過這次方年並不以隨同視察的身份去,就是想隨便看看前沿實習部。
前沿實習部這邊跟當康和前沿系是有一定分割的。
全員都必須先加入前沿社團,然後再透過推薦和麵試進入。
門檻其實比前沿系實習員工要高一些。
不過內部管理形式反而鬆散一些。
簡單來說,是前沿直接給到前沿校園俱樂部的福利,因為前沿實習部的實習工資會比前沿系稍微高一點點。
也一樣是後備人才梯隊,而且算得上是管培形式。
拔尖的那撥會被特別安排一些事務提前鍛鍊,畢業後填充到當康、前沿系的中下層管理崗位上。
但不會有任何明面檔案說明。
這個共識只侷限在前沿內部。
因為是社團成員的緣故,都算是在校生。
所以實習週期不太長,前沿只在整體把控上維持有個500人規模。
算是一次次大浪淘沙。
實習部還允許兼職,基本上申城的前沿社團會長都在這一批加入了進來。
在計劃中,前沿實習部後續會給全國前沿社團卸任會長開放綠色通道。
這一次招聘的前沿實習部實習生已經全員到崗。
加上原來就有的實習生,總計是579個人。
原先的行政主管黃露被調入前沿創新之後,接任的人方年毫無印象。
不過並不影響他以復旦·前沿社團理事、前沿榮譽員工的身份進入實習部。
只不過有穀雨在,方年當然沒人陪同。
於是,方年輕車熟路的找到了李子鏡和王軍,攛掇兩人帶他逛實習部。
王軍一臉好奇的看著方年,問:“方年,黃經理都升職了,你怎麼還能進來?”
方年笑著回答:“但我還是前沿榮譽員工。”
李子鏡沒做聲,他知道肯定不止這麼簡單。
對方年的身份他心裡多少有點猜測。
“差點忘了這個。”王軍露出瞭然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