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動靜並不小。
涉及到的人員調動足有三十幾人。
而隨著員工的調動方案確定,同步也梳理了三家公司的治理架構。
前沿學術內部調整很大。
經過討論提議,最後還是在這次會議上,將前沿校園俱樂部從前沿學術剝離,併入前沿創業。
前沿學術架構梳理以後將新成立顧問委員會、基金統籌管理、學術投資、學術諮詢等部門。
保留原有的人力資源、行政、銷售、商務、財務等部門。
CEO職位保留,人選空缺,原CEO降為副總經理,分管業務待定。
調整以後,前沿學術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崗位總計空缺12人。
前沿創業調整不算太大。
原專案基金更名為校園創投基金。
新併入的前沿校園俱樂部更名為校園業務部、更新分管創投基金的部門業務、成立私募基金管理相關部門。
CEO職位保留,人選空缺,原CEO降為部門經理,可接受可拒絕。
輪調與調整之後,管理崗空缺9人。
前沿創新內部進行了簡單調整。
行政部擴大,下轄三個行政單位,分別分管女媧、白澤、本部行政工作。
陸薇語任總經理,CEO空缺。
輪調與調整之後,管理崗空缺7人。
不過……前沿創新計劃招聘的管理崗位是20人。
特別啟用多崗輪值制。
目的是人才儲備。
完全可以預見的是,前沿創新的管理崗位會大量增多。
計劃招聘的20人裡面有12個高管崗。
前沿實習部也要填充了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員。
“……”
最後,穀雨進行了統計彙報。
“經調整,本次前沿實習部新招500名實習生,僅限於前沿社團成員,額外招聘30人;
前沿學術新招350名正式員工,300名實習員工;
前沿創業新招200名正式員工,200名實習員工;
前沿創新申城新招600名正式員工,500名實習員工;
前沿創新廬州新招200名正式員工,僅限實驗室工程師。”
稍頓,穀雨接著補充:“因為前沿創新目前的體量原因,減少了大部分招聘。”
這算是決議,前沿系原計劃在申城招聘的1800名正式員工被削減成1150名。
主要是經過討論,以及參考了陸薇語的建議,大幅削減了前沿創新的招聘名額。
方年也沒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