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暫時沒有建設一個新研究院的意向。”
張淑玲和和氣氣的話語,讓方年、陸薇語、穀雨內心咯噔一下。
雖然穀雨也好,陸薇語也罷,還是能做主的方年都能沉住氣,不急著開口。
但這一瞬間,各自心裡面迸出百萬條念頭。
身為方年的秘書,穀雨這一週以來忙得真叫一個頭昏腦漲。
在‘中科大前沿院’專案籌備上花費了許多時間。
光是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就掉了多少頭髮!
誰能想到連個陳述機會都沒有,就直接被否定了。
穀雨甚至都能想到劉惜知道這件事情後的藏在心裡一個字都不會說出來的失落。
她太知道劉惜花費的時間了。
財務預算工作呈現出來的很簡單,尤其是彙報項,就一個總數。
這種動輒過億的專案更是能精簡到兩個單調的數字。
可實際上是裡面每個細分專案的預算,都是一個大工程。
雖然穀雨還是笑臉以對,但笑臉裡面並無笑意。
“太難了!”
“第一次主動嘗試,就這麼難!”
“為什麼啊,張校既然早就知道我們的來意,為什麼還要我們來走一趟!”
“難怪方總從很早之前就強調過高校有排面,上趕著送錢人家都不一定要,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難怪方總身為復旦學生,都遲遲沒有啟動申城前沿院建設工作。”
“可是……”
“這次我們準備得很充分了啊!”
“可是……”
“現在是直接機會都不給我們啊!”
“……”
身為前沿創新CEO,陸薇語想得就更多一些。
從7月份正式加入前沿公司成為兼職員工前,她就在忙著西交大·前沿院籌建工作。
當時她很不明白方年為什麼要花那麼大資金和精力來搞。
等到後來被安排成前沿創新CEO,知道了方年的理想版圖後。
陸薇語才知道自己的擔子有多重。
而在這些擔子裡面,中科大前沿院一直放在第一位。
比起穀雨她們,陸薇語更早的開始了前期準備工作。
包括各種各樣的方案的撰寫。
雖然中間很多方案都成為了廢紙,最後呈現給方年的東西不復雜,看兩眼也一樣會淪為廢紙。
但這裡面是付出了勞動力的。
此外,陸薇語更深入的知道方年的想法。
從當康公益基金到當康公益教育集團到前沿社團,到最後規劃6個前沿院立足於不同區域。
不僅僅是為了吸附人才,也是為了讓整個教育氛圍被改善。
用二十年的時間來給自己的子女後代鋪出一條路。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