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是光聽概念就感興趣的專案,一般會投。
比如程潛正在研究的‘框架問題’。
這個專案要是能出理想成果,能覆蓋到前沿、當康包括張瑞的畢方、雷軍的小米等等一大片企業。
這型別知識成果的覆蓋面真的很廣,如果根據長遠核算的話,前期的投入真的只能算是毛毛雨。
“既往資料都有存兩份檔,一份是紙質資料,一份是電子檔目錄。”溫葉細聲回答道。
方年嗯了聲,翻開了前沿專案實習部提交的專案。
這些都只侷限在申城範圍內。
隨著時間的推移,按照實習部的工作效率,估計有機會完全覆蓋申城所有高校的所有停滯專案。
方年之所以不投資正在進行中的專案原因其實不復雜。
雖然也有撿漏的心思,不過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比例。
主要原因還是正在進行中的專案有了成果,用得到時前沿有機會透過資源置換獲取授權。
另外就是受限於時代的侷限性,以及包括經濟效益等緣由在內的因素,會有許多優秀研究被遺忘。
舉個簡單例子,前幾年才揭穿的漢芯事件,對整個中國晶片行業帶來的影響非常長遠。
至今為止國內能碰晶片研發的學者、企業等屈指可數。
這種型別的專案基本都得不到資金支援……
…………
方年很快翻完了兩沓資料,面露滿意。
“程學長這是給我送了份大禮啊!”
“實習部整個六月份目前可以投資的專案僅僅只有兩個,程學長給的資料基本能投。”
聞言,溫葉眼睛一挑,下意識脫口而出:“這……這麼誇張?”
“不至於吧。”穀雨也跟著說道。
這些資料是她們整理的,實習部一共提供了62份專案資料,分佈在十幾個一級學科下,比例也太低了。
方年微笑道:“我說的是目前,有些專案未來可能會投。”
“溫秘,你記一下,#109復旦的數學與演算法交叉研究專案,#137上交大系統底層架構研究專案安排投資。”
溫葉點頭記下。
接著方年嘖嘖稱奇:“程學長一共給了我16份專案資料,可以投的有10個專案;
按學科劃分的話,包括工學、理學、化學、物理等等等等,嘖……”
感慨完之後,方年才一一說出:
“分別是#201哈工大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指令集研究專案、#202……
#209長光所極紫外光源成像部分研究專案、#210中科大自主矩陣工廠軟體研究專案;
#215西交大模數電路模擬軟體自主研究專案。”
一邊聽方年說,溫葉一邊飛快記下來。
這些編號是溫葉她們自己商量著按批次來。
五月份第一批是#XX,六月份的是#1XX,程潛提供的是#2XX。
還挺方便區分的。
等方年說完後,溫葉眉頭皺了下,困惑道。
“方總,關於指令集的專案我們上次不是投過一個了嗎?”
聞言,方年笑著解釋道。
“不一樣,上次上交大那個專案是基於精簡指令集第五代標準的延伸研究,跟哈工大這個走的路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