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觀角度來說,我不這麼認為。”方年坦然道。
他沒有說什麼恭維話。
金山上市跟WPS是否成功沒有必然關聯。
從88年開始的那場應對外來軟體衝擊的‘戰役’,至今其實算得上徹頭徹尾的失敗。
“彼時我曾幾度堅持不下去。”雷軍淡聲道,“最後金山終於上市,我才算放下擔子逃離,大鬆了口氣,很慚愧。”
說到這裡,雷軍嘆了口氣:“成立小米前,我也想過要自己做作業系統;
當時我用軟體、硬體、網際網路這鐵人三項說服了林氷。”
方年認真傾聽,沒有打斷雷軍。
“在金山時,求總跟我說一句話:
相比國外同行,中國程式設計師想法特別多,他們願意把產品和技術研發當成某種榮耀,以此來完成自我實現。”
雷軍緩和道。
“後來決定基於安卓做深度UI定製,是因為過去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另起爐灶太困難。”
說著,雷軍忽然抬頭看向方年:“之所以被你說服,最後帶著小米扎進自主研發中去,是因為你把成功的可能擺在了我眼前;
在這之前,我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說到這裡,雷軍自嘲一笑:“在今天之前,我很好奇方總你下決心去研究未來發展的信念到底來自哪裡,直到……”
“方總你說‘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我才恍然大悟。”
“我在想,在小米正式做手機前,是不是可以考慮把這個觀點覆蓋得更廣泛一些。”
雷軍的話語落下後,方年沉默良久。
好片刻後才開口:“其實我不確定一定正確;
只是我期待由自己施加影響而慢慢發展出來的未來。”
“如同雷總所說,中國程式設計師是願意把產品研發當成某種榮耀的。”
說到這裡,方年笑了笑,坦然道:“我喜歡這種熱情。”
順著這個話頭,方年多說了幾句。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飛速發展,有些言論開始認為在‘造不如買’這一觀點,讓我國在核心科技上發展上走了另一種可能;
我對這些言論半支援半反對,從現在看過去,總會認為過去選擇更多;
所以我支援這些言論,‘造不如買’的確影響了我國核心科技發展進步;
站在過去的角度,我國想要跟國際主流社會接軌,避免不了進入資訊高速公路,也避免不了引入美利堅早就發展多年的軟硬體;
從這個角度,我是反對這些言論,‘造不如買’才讓我國有機會進入資訊時代。”
說到這裡,方年略作停頓,望向雷軍,微笑道。
“現在,我們又站在了另一個時代的入口,喬布斯以iPhone4揭幕這個時代;
我不知道我是否正確,但我能在下一個十年開始時,順勢而為。”
聽方年說到這裡,雷軍臉色猛然動容。
他從方年的話裡聽出了更多的意思……
======
破碗求訂閱月票,加油衝一下月票,馬上500張了,如果今天破500,破例一下,會以這個500票+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