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方年說,身為會長的溫葉自然也是抽了時間來‘湊熱鬧’。
距離結束投票的時間還有一二十分鐘,要麼就是湊在一起嘰嘰喳喳,要麼就是盯著電腦螢幕上的參賽作品票數。
方年沒去打擾大家的興致,隨便尋了個位置坐下。
旁邊就是高潔她們。
“梔梔喊你過來的?”高潔笑著問,“今天我們幾個都沒跟你共課。”
方年看了眼高潔,面露微笑,故作不滿:“怎麼說得好像沒人喊,我就不記得了一樣?”
“我覺得是。”不料,高潔一臉認真的點頭。
“好歹也是做了快一個學年的小組隊員,我還是知道一點你的,向來不太關心外物。”
方年好整以暇的看了眼高潔,有些疑惑:“怎麼說?”
“我們班有兩個同學透過你的名額進了社團,馬上就一個月了,你還不知道吧?”
方年眨了眨眼睛:“?”
“有……咳咳,我知道的,張……”
“張小笛,範敏。”高潔不動聲色地補充。
方年連連點頭:“對,對對。”
“我去打個招呼,謝了,高支書。”
高潔瞪了方年一眼:“……”
她只是簡單提醒方年一下,因為今天剛好大家都在。
方年還真是有點忘了這事情了,因為他說名額隨意,沒想到從年前拖到這個月才用掉。
這種事情,怎麼說呢,多少有點‘拜碼頭’的意思。
蘇梔、高潔她們是本來跟方年很熟悉,一個課題小組,經常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所以就沒這回事。
但這兩個不一樣,方年跟她們沒什麼交集。
大學跟高中還是有所區別的,除了一小部分集體課外,經常性不共課。
再加上校風相對不那麼束縛學生自由發展,以及方年同學從入學第一天就搬離宿舍,班級意識沒那麼強。
“嗨~”
“方年,你也來啦~”
“嗨~”
“……”
方年簡單跟哲學一班的一男一女兩個同學寒暄了幾句。
多少也能算得上是相談甚歡吧。
這只是個小插曲。
進入復旦將近一個學年,方年最終還是沒有選擇以班級形式融入校園,而是以事業驅動的校園社團形式融入復旦。
算是一舉多得,也能讓自己更有興趣。
倒是說,真不必一定要侷限在一個班級裡的融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