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秋荷在美國跟維爾福的後續商談進展還算順利。
基本上已經在合作框架上達成了一致。
在框架裡談細節,需要的是時間來互相磋商。
關秋荷已經定了近日回國的行程。
對方年來說,這一眨眼,時間就到了週五。
而這幾天方年基本上都在忙一件事情:
翻閱週一經溫葉彙報過來的申城近兩年新成立網際網路企業名錄。
這個工作別人沒法替代。
因為沒人有方年那些記憶。
這周也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
主要集中在遊戲領域。
不過能在逐漸潮流起來的各種微博看到。
‘我的世界’這股風靡,從泛亞洲區域席捲到了中國。
尤其是經過去年國內遊戲廠商一窩蜂的堆頁遊後,今年國內基本沒有冒頭的新遊戲。
這股風便愈演愈烈起來。
裡面怎麼都跟‘貪好玩’脫不開干係。
不說別的,就說泛亞洲區域忽然有了區服,這件事情就完全是‘貪好玩’的手筆。
方年在瀏覽新聞資訊時,看到了國內遊戲玩家們的呼聲。
“這個遊戲為什麼中國玩不了!”
“就是就是,聽說國外都上市一年多了!”
“關鍵是連香港都有區服,偏偏咱們國內沒有,根本玩不了!”
“我有個朋友在南韓,據說有了區服之後,體驗感比以前好了許多。”
“……”
這是一開始的輿論。
裡面有沒有‘貪好玩’參與方年不知。
接下來忽然就成了呼聲。
因為……
透過各種方式,即便能在中國大陸登入遊戲,體驗感也非常差。
這是因為牆的緣故。
裡面多多少少就有‘貪好玩’刻意的成分。
“去年國內的遊戲廠商不都還是熱熱鬧鬧的去全世界代理新遊戲嗎,今年怎麼都沒動靜了!”
“這個遊戲中譯名都叫‘我的世界’了,怎麼國內就沒有遊戲公司去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