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我也是,莫名其妙被禁止發言了,感覺這裡面有貓膩。”
“我是玩得好好的,看大家都在說‘貪好玩傳奇’,我維護了一句,被禁言了。”
“……”
這篇帖子和一些熱門回覆都很快被擴散。
一個個彷彿都是感同身受的玩家。
不說全網,但遊戲相關論壇、貼吧是被完全覆蓋到了。
不過方年清楚,文字的影響力可能會有這麼大,但不會這麼迅速。
他從公司郵件中得知,經過數次審訂,關秋荷最終批覆的‘新聞’費用是300萬。
300萬的費用,就只是為了釋出、擴散新聞。
可想而知力度會有多大。
風波愈演愈烈,一下子蓋過了原來一直沒有停歇過的輿論。
有個名詞叫做:彈簧理論。
方年之前沒太注意,但現在看到了這種顯現結果。
從11月末開始,‘遊戲’覆蓋範圍內,全都是對‘貪好玩’明裡暗裡的針對。
包括‘貪好玩傳奇’遊戲內部輿論。
‘貪好玩’不是沒有應對措施。
外鬆內緊,加大運營活動的覆蓋面,也利用輿論,也在遊戲內釋出公告宣告,也想穩定玩家情緒。
但輿論這東西,晚一步,就步步晚。
原因比較簡單。
推手們拉攏了一部分會在網路空間活躍的上層玩家,透過人民幣干預了活躍的普通玩家們的發言。
再又搞了一波忠實玩家的心態。
在這場輿論對抗中,‘貪好玩’先天失敗,自己的使用者都被對手拉攏了,怎麼都搞不過來。
偏偏‘貪好玩’想效仿時,跟傳奇息息相關的端遊傳奇來了一手更新,先上頁遊,再導論端遊。
根本不帶在意頁遊傳奇被搗亂,反而搞得玩家大批次湧入端遊。
因為頁遊先天上不足,包括遊戲畫面、精細度等等……
…………
看著不同網頁上的類似討論,幾乎一面倒的風潮,方年挑了下眉,目光玩味:“這算是無心栽柳?”
渾然忘了,明明是自己發了帖子,還又分飾多個角色回帖,搞得大家很感同身受,才有的這個結果。
稍晚些時候,方年收到了溫葉從南韓發回來的訊息。
“方總,我們收到訊息,國內有公司緊急聯絡了Eyedentity公司,希望Eyedentity公司能延緩與我司的磋商。”
“因為關總有意為之的緣故,目前只有周總接到了一些電話。”
方年:“都有誰的電話?”
溫葉:“表面都跟剩大無關,是小資本的電話,具體是認為‘貪好玩’經濟實力不夠……”
方年:“行,我知道了。”
方年之前還尋思怎麼都到這地步了,推手們一點聲音都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