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是覺得可以試試套用設定……”
“……”
“你們歪樓了,樓主的重點是分析這本書的行文,討論設定去另外的帖子。”
“我個人認為這種文在太直白了,在都市難出成績,都市類我還是首推《極品》。”
“……”
方年又點開了另一帖子,討論的是關於‘系統’這個設定是否有成為開山流派的可能性。
回覆爭論不休。
有支援的,也有反對的,還有中立的。
《我想有錢》還沒上架,字數也過分短。
網路文學發展到現在,也算是蓬勃了,大家見得也多了,曇花一現的事情又不是什麼特例。
還有認為最終很可能會難以為繼,以至於挖坑不填。
畢竟在這兩年,某位網路作家,憑一己之力,或獨得東西二廠的權柄,榮膺太監總管。
翻完第一頁,依然還能看到相關的討論帖,方年知道,以現在的形式來看,這本書應該穩了。
沒有辜負他額外的那份期待。
方年沒有註冊論壇賬號去評論區扎人心。
只是美滋滋的自語:“雖然在意料之中,但能這麼火,開心。”
“……”
等翻完論壇,方年才注意到QQ圖示一直在閃爍。
開啟一看,是冬瓜發過來的一些訊息:“你身份證上才十七歲?”
“是的。”
“在上學?”
“高三。”
“囧~沒想到你居然是90後!”
方年:“……”
‘囧’這樣的網路用詞才開始流傳,方年看著有點懷念。
而在90後剛剛成年的2008年,90後在很多人的眼裡這是個比較奇特的階層。
‘非主流’這個詞經常被冠在90後的頭上。
“資料沒問題,你去列印兩份簽名郵過來,地址是:申城……。”
“好的。”
“我看你剛剛一下更新了三章,是不是因為在補課,所以沒時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