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在能想起來的記憶中,林南是不抽菸的。
看著林南現在的樣子,方年彷彿看到了一個像極了自己的年輕人。
準確說,是像極了前世自己二十三四歲時的樣子,而現在林南也剛過23歲生日不久……
都是同樣的在回家過年時,將愁容藏在笑容下。
同樣嫻熟的吸菸,同樣話不多,同樣能察覺到有心事。
在外人看來這叫成熟。
想著,方年多嘴問了句:“日子過得怎麼樣?”
“聽說鵬城關內的生活壓力很大,房租貴,吃飯貴,什麼都貴。”
說到這個話題,林南嘆了口氣:“也就能養活自己唄。”
“沒談女朋友嗎?”方年儘量用一種八卦的口吻問道。
林南語氣隨意道:“談過,分了。”
說著,林南將燃燒到末尾的菸蒂扔在地上,腳下用力碾碎。
儘管方年曾經在鵬城待了好幾年,但他跟林南的直接交集並不多。
也不清楚林南談過幾個物件,只記得他拖到31歲才湊合結婚,在這之前一不相親,二沒帶物件回過家。
再後來,記得起來的交集是林南房子的首付。
林南想在湘楚省城買套房,首富差一截,方年借給了他二十多萬。
在方年重返人生之前,林南的生活都比較普通——
方年有錢歸有錢,可這跟林南關係真不大。
然後方年就看到林南笑了下,用一種感慨萬千的口吻道。
“你還小,好好讀書,考上覆旦,前途無量。”
頓了頓又說。
“不過你現在也已經前途無量了,17歲的暢銷作家,我在外面都沒聽說過,有個詞怎麼說來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方年笑著附和兩句,卻是有些好奇起來。
在他的記憶中,林南沒有這麼多愁善感的樣子,無非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而已。
而且,說句實話,二十幾歲的年紀,哪來這麼深的感慨……
林南望向方年,好奇問:“對了,你寫的叫什麼?”
方年下意識的挑挑眉:“我想有錢。”
“我想有錢?!”林南猛地瞪大眼睛,加重聲音道。
“你是小破碗?”
方年:“……”
有時候寫得太好就會這樣,很容易遇到讀者。
方年其實對這本書的火熱度是瞭解的。
一些亂七八糟的指數都排在最前面。
另外還有一組資料很能說明火熱度,百度搜尋相關結果一共是:623819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