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
清晨五點多,方年一家陸陸續續起床。
方正國和林鳳洗漱之後,鑽進廚房。
鍋碗瓢盆的聲音叮鈴噹啷的響起。
不多時,端上雞鴨魚肉等未經料理成餐點的食材以及貢果等,擺到了大廳神臺下的桌案上。
方年帶著方歆在一旁看著方正斌、方正國兩兄弟忙碌。
不多時。
兩人燒紙錢、燃線香、點紅蠟燭,開始祭祀敬神。
未幾,方正斌和方正國各捲開一掛長鞭,繞在各自屋前的地坪上。
方年跟著去幫忙將兩桶煙花搬去地坪邊緣。
‘砰砰~’
‘劈啪劈啪~’
煙花與爆竹的聲音交替響起。
這象徵著老方家開始正式除夕。
多年的傳統一向如此,晨起先祭祀敬神,後準備早飯……
……七點多,方正國雙手端著最後一樣菜‘炒魚’飛快的送上飯桌後,老方家才正式開席吃早餐。
與很多地方的團年飯放在晚上不同,除夕這天,棠梨這邊的正餐是在早上。
飯桌上會多擺幾副碗筷。
椅子也會比平常多擺幾把。
寓意年年有餘。
必不可少的是魚。
早些年到現在最奢侈的依舊是扣肉。
做法跟在城裡飯店常見的梅菜扣肉有很大的不同:
選用一塊大小跟菜碗差不多的帶皮肥肉,炸、煮、醃備用,再切數量不等、核桃大小的瘦肉塊。
最後將肉塊放在菜碗中,加適量辣椒粉,蓋上那塊肥肉,加蓋一個菜碗,放入鍋中蒸熟。
多數時候需要蒸上半天。
之所以說這道菜很奢侈,一是過年前後要準備四五個。
二是家庭條件稍微好點的,每個‘扣肉碗’就得小一斤瘦肉。
大年三十、正月初一的早餐自不必說,初二和初三接待親戚的午餐也得擺上這麼一個。
“來,方年、方歆,吃魚。”
身為一家之主,方正國先動筷子,給方年和方歆分別夾了一塊魚肉,年三十的早餐才正式開始。
“……”
這大概是方歆最開心的時候,可以只吃菜,不吃飯。
坐在椅子上也不安靜,一會說:“媽媽~我能喝果汁嗎?”
得到許可後,就去夠那瓶1.5L的果汁飲料。
一會又說:“我想吃扣肉。”
“雞肉……”
“鴨肉……”
“……”
今天的飯桌對方歆的小胳膊來說,有點太大,得站起來才能夠上所有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