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電腦,方年搓了搓手。
“算算時間,第一批50個比特幣已經誕生了50多個小時,現在產出的比特幣得一萬多了。”
“要不先動手試試看挖的困難度……”
想到就幹。
方年很快找到路子下載了比特幣同步軟體,接著在自己的電腦上執行起來。
當下的軟體沒有後世的那麼繁複,就是很簡單的操作,同步資料、按機率誕生比特幣。
沒有什麼超頻啊,監控啊,風扇速度控制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效果非常不錯。
大約是十數分鐘後,方年就挖到了第一個比特幣。
早期比特幣其實沒什麼人玩。
方年甚至想辦法訪問了位於國外網址的比特幣社群,幾乎沒什麼活躍度。
連中本聰自己可能都沒想過後來的價值會那麼高。
按照推測,目前的價值大約在1美元1300個比特幣的樣子。
而且,大多數人會願意要這1美元,而不是1300個看起來沒什麼卵用的比特幣。
“等過一段時間後,再去比特幣社群碰碰運氣交易一點。”
最終方年決定下來。
事實上,如果他願意的話,隨後的這兩年時間裡,這臺價值不高的電腦會幫他挖出來可能超過十數萬個比特幣。
因為直到2012年11月28日,比特幣每十分鐘誕生的數量才被減半為25個。
也就是說,現在每天總共會誕生7200枚比特幣。
而會感興趣的,大多數是一些無所事事的程式設計師。
這也是為什麼在10年時,會有程式設計師那麼‘大款’的花1萬比特幣買兩個披薩。
有訊息指出,早期參與挖掘比特幣的大多數程式設計師手上持有數以萬計的比特幣。
畢竟一個月就會產出21萬6千個。
目前比特幣的私鑰儲存並不安全,是直接存放在電腦硬碟上的,而且不支援匯入匯出,但這個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方年不打算干涉。
之後離線儲存會很簡單。
總而言之,有很多人比方年更操心這些問題。
這是方年準備的第二條退路……
忙完這些瑣屑的事情後,方年向後靠在椅子上,雙手枕在腦後,望著窗簾發呆。
“加上買房,這次一共花了166萬5千多點,銀行卡上還有284萬6832元。”
“是不是應該再幹點什麼?”
方年琢磨著。
去了趟申城後,他稍微有了一點點金錢危機。
手上的錢來得不算多簡單,也不算多難,但買房還得扣扣搜搜,屬實有點丟重生人士的臉。
後世讓資產增幅的機遇也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