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路。這對於宅男來說,算不算是另外一種考驗:如何與自己單獨共處?
看看銀製鋼筆,再看看擺放在書桌上的黑色墨水,模仿著古典電影裡看到的場景,用筆觸探進去蘸了蘸墨水,再重新抬起來,懸停在紙張上方,然後……啪嗒,一滴濃墨就掉落下來,快速暈染了開來。
稍稍嘗試了一下,缺乏控制的墨水總是不聽使喚,斷斷續續地從筆尖滑落出來,然後紙面就一塌糊塗。
顯然,這還是初級階段的鋼筆,設計還不太完善,甚至有些簡陋。
霍登深深覺得自己似乎已經不會握筆寫字了——其實,不要說用銀製鋼筆親筆寫字了,即使是用圓珠筆或者原子筆,他也已經許久許久不曾握筆了,擺脫智慧手機和電腦鍵盤的生活,還需要一點時間。
折騰了小半天,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手沾滿墨水,紙張之上也是糊作一團,歪歪扭扭的字型如同蚯蚓一般。
“很好,一夜之間回到幼兒園水平。大班……不對,應該是小班的水準大抵就是如此。”
霍登看著自己的大作,認真地完成點評。
但霍登並沒有輕易放棄,他必須熟練掌握寫字技巧,否則高中畢業生突然就變成了文盲,這馬腳就太大了。
不僅需要練習寫字,而且還需要確認字型。
在書桌上翻找到筆記本,根據腦海記憶識別出了那些文字,這是大陸通用文,發音和語法規則都深深烙印在大腦之中,霍登就對照著字型開始練習起來,從陌生到熟悉,肌肉的適應也帶動著靈魂的契合,來自本能的熟稔牽引著指尖,漸漸找到了感覺。
花費些許時間,總算是走上了正軌。
細細對比一下自己的練習冊和作為“字帖”的筆記本,意外發現,兩個不同世界的靈魂在寫字習慣上非常接近,尤其是他漸漸習慣使用銀製鋼筆之後,手臂肌肉的細節運用似乎格外相似,就好像靈魂完全融合一般——記憶也逐漸清晰起來。
當然,細緻末梢還是可以察覺到些許風格不同,他的字型更加隨性一些,這些隱藏的細節就可以感受到性格的差異;但整體習慣還是保持同一步調。
自從小學畢業之後,他就沒有如此認真又如此專注地模擬字帖了。他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好學生。
站立起來,前往廚房清洗了雙手,那些髒兮兮的墨漬順著下水道流淌下去。清洗乾淨之後,腦海卻浮現出一個想法,於是,就這樣嘗試了。
保持注意力集中,手掌輕輕一個翻轉,掌心朝上,指尖呈現出半虛握的狀態,然後五指之上就浮現出了一個小小的水團。
清澈見底的透明色調,如同一團晶瑩透亮的果凍一般,並不碩大,只是半個嬰兒拳頭大小;指尖放鬆下來,那團淨水也就如同小小噴泉般散落開來。
果然,正如記憶裡的事實一樣,啟蒙者能夠掌握元素溝通能力,但不侷限元素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