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裡的魚做的最好?”
劉睿影問道。
“反正上次,我是在這裡吃的。”
蠻族智集說道。
劉睿影點點頭,未在言語,揹著手,繞著這座“五律”園走了一圈,看到這座園子,被一丈有餘的木頭圍欄圍著,圍欄上下兩端雕飾的很是精美,還刷上了紅漆。
漠南的東西,大多古樸、原始,像這般雕飾過得,著實不常見。
根本的原因還是不實用。
這三個字就否決了平民百姓購買的慾望,不然哪管是漠南還是漠北,都會有人去購買。
雕飾過得東西,難免要勤快維護。
尤其是木頭製品。
就連上面刷的漆,起碼每個月都得再刷一次,否則就會被風中的砂礫打磨乾淨,木頭本身都會受損,影響品相。
能花力氣在這裡建造一座講究、雕飾的園子的人,先不論是什麼身份,但一定很有財力。
這世上有財力的人不一定有身份,但有身份的人一定財力不差。
名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了身份,便能有名,有了名,還能缺錢?
反正劉睿影是沒有見過哪一個有名的人,會為了錢發愁。反倒是有些極為有錢的人,絞盡腦汁的在想自己該如何才能出名。
名氣比金錢來的重要,也更難獲得,眾人眼裡都知道的人,一定會給他個光環,認定他一定不同凡響,因為這種人就屬於偷了個機會,藉著別人的眼光,就能輕易獲得財務。
一個聞名天下的人去借錢,想必所有人想到的都是攀附他的名氣,沾光,恨不得上趕著給他花錢,而沒有考慮過他會不會還。
一個有錢沒名的人去借錢,根本沒人搭理,一方面是所有人都覺得,呵,這麼有錢的人還管他們借錢?
真丟臉!
瞧不起這種人,哪怕他會按時歸還。
而有名的人手裡的債,簡直可以說是沒有。
他輕易就能找到藉口,說一堆說辭,而不還錢。
“五律園”只有一個門,進出都是這裡。
沒奈何,劉睿影只能返回門口,帶著蠻族智集牽馬走了進去。
剛邁過門檻,他卻是忽然駐足不前。
“你說的上次,就是去中都城那次?”
劉睿影問道。
從漠南深處的蠻族部落想要去往中都城,必得透過下危城。而入下危城,卻是又不能繞開這片緩衝區。
緩衝區裡的人家,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而且家家戶戶都做魚,為何蠻族智集偏偏選擇這最氣派的一家?
殊不知越是氣派,他暴露的可能性也越大?
“其實我去過好幾次中都城,碰到你們是最後一次。不過我說的上一次,就是指的那一次。”
蠻族智想了想說道。
同樣的事情,一次和好幾次,從根本上的區別不大。
尤其是現在他已經走到了這裡,蠻族部落近在咫尺。他覺得有些事情說出來也無妨,劉睿影總不能因為他多潛入了幾次中都城,就把他的腦袋砍下來。
要是劉睿影當真這麼做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沒能及時管住自己的嘴。
他信命,但更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