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邊月滿西山> 第七十九章 今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今古 (1 / 3)

從省巡蔣昌崇大人處離開後,劉睿影便在查緝司中閒逛起來。他腦子有些凌亂,需要好好將這些個事情串聯在一起理清楚。

查緝司位於中都城東面,最初是在上一個皇朝元年,當時的皇后胡氏建造的,用以供外戚居住享樂。依照那時的佈局,查緝司卻是在皇宮前,閶闔門南邊,五里遠的御道北側。西邊是太尉府,門口正對熱鬧的市肆,南邊鄰接閣臺。

後來皇朝傾覆,這裡原本的一應風流也隨香消玉損,雕欄不在,玉砌已改。最後一位皇帝信神佛,所以在查緝司現在馬棚的位置,本有一座十一層的佛塔,用盡了天下好木。塔身高九十九丈,最上面的塔頂又延伸出去十八丈,總共離地高達千尺左右,是當時中都城內的至高之處。即便是從距離中都城幾十裡甚至上百里的的地方,都能遠遠地就能看見這座塔。

據說這座塔最初建造挖掘地基的時候,已經深入到了碧落黃泉下,還挖到了靈動已異常的神像三十三尊。末代皇帝認為這便神佛真實存在的象徵,因此越發不遺餘力的建造。

現在這塔早已不存,劉睿影只從史書中看到,說這頂上有金寶瓶,容量有足足五十石,是為了下雨天接那無根之水的。寶瓶下面還有在晝夜交替之時,承接甘露的金盤三十三重。每一圈金盤周圍都垂飾金鐸,更有鐵鏈四道固定塔頂。甚至毫不起眼的四角鎖上也有金鐸裝飾,大小如同壇口。

至於這金鐸到底是何物,劉睿影並不能憑空想想出來。中都查緝司中,他所認識的年紀最大的人,便是老馬倌。當時他問起,老馬倌只是笑了笑,用手中的煙桿子在空中比劃了幾下。但劉睿影仍舊是沒有看懂,不過也沒有再繼追問

老馬倌對那塔似乎頗有研究,畢竟他現在身處的馬棚,以前就是那塔所在的位置。要不是這人說話有時候總愛添油加醋的誇張一番,劉睿影差點就相信他曾經親眼看過這座塔完好無缺的樣子。

他說樹上光記錄了高處,卻是沒有收錄細節。劉睿影看到的四角鎖根本不算什麼,這座塔的每一個飛簷,以及每個角上都懸掛了金鐸,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個,象徵著一年的時日。

供奉神佛的廟宇或是高塔,通常都只有三面。畢竟這神佛管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可這塔卻有四面,每面都開了三大扇六角形的窗戶,窗框上塗著用金水和硃砂熬成的漆,還釘著象徵著五行的不同材質的釘子。

最下面是有金質的圓形底座,看上去就像是一位神明用兩隻大手將整個塔全部托起一般。每到夏夜起風的夜晚,踏上所有的寶鐸隨都會在風吹同時響動,但卻並不會發出多大的聲音,最多隻能傳到都周邊兩丈遠的距離。

這底座如今還在馬棚中能看到痕跡。

只是老馬倌習慣將每次新運來的草料都對方在上面,因此旁人看不到。劉睿因為經常去的緣故,很早就見過這底座的模樣。過了這麼多年,雖然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輝煌,可還是依稀能看出些與眾不同來。

要說這馬棚倒還真是查緝司中的一處風水寶地,當時擎中王選好了自己的府邸後,便下令在王府斜對面建造中都查緝司。這地方的選定,當然是聽從了另一位至高陰陽師——辰老的吩咐。他說這王府龍氣太盛,然而當今天下起碼三十五年之內都不會有龍直之象,所以把查緝司蓋在斜對面就是要用它的煞氣與王府的龍氣相抗衡。不然的話,這龍氣日漸濃郁,卻又無從消磨,到最後是會妨主的。

選定馬棚的位置是因為那處底座著實太過於堅固……要是想將其徹底根除,卻是比挖十口井的都困難。不過擎中王剛剛上位,這些做事的人當然是信心百倍。只是月餘過後,只挖出來了一尊高一丈八的金質神像、另有等人身高,按照真人模樣澆築的人像十尊,上面全都佈滿了珍珠攢繡,身披金絲織成衣衫,手裡還握著語調正在把玩。要是論這精巧程度,著實算是舉世無雙。

即便如此仍是沒有挖到這底座的根基所在,後來陸陸續續又挖出來不少寶貝,但是都比不上先前的那些人像。擎中王劉景浩自親自前來看過,正巧他來的那日,又挖出來了一座用以祭祀的小樓觀宇。屋樑牆壁雕刻粉飾、窗欞雕刻出空心花紋,裝飾以青色玉石,栝柏松椿等樹木。屋簷下枝葉扶疏,茂竹芳草。不過此物卻被擎中王取走,送給了辰老當做禮物。

也正是因為這裡挖出的東西太多,而那底座卻是又無法挪移,因此這麼個好地方只能用來建造了馬棚。再往外走,就是一個存放苜蓿草料的倉庫。緊靠著院牆,翻過去便算是出了中都查緝司。

劉睿影小時,就親眼看見過有膽大的孩子,傍晚午後偷偷從房裡流出來,順著倉庫裡對方的苜蓿草料往上爬,最後雙手一翻,就貓著腰,上到了倉庫的頂棚。這裡和院牆之間沒有一點距離,和平時走路一樣,跨一步就可以邁出去。

至於倉庫旁邊,便是讓天下人膽寒中都查緝司詔獄所在。現在人說起詔獄,即便是劉睿影也覺得不寒而慄。可是在皇朝時期,詔獄所在的位置可也是名揚天下的好地方,叫做西遊園。雖然是皇家的東西,但卻對所有人開放。當時只要過了長街,從千秋門便可以進入。園中有凌雲臺,臺上有三座八角井,井旁還有個涼風觀,用以登高望遠,總覽園景。

臺下有一池,名為碧海曲,臺東面還有個狀如靈芝的釣臺,立在碧海中離地高三十丈不止。門窗之處涼風習習,樑棟之間輕雲嫋嫋,楹柱丹色簷角雕刻,繪滿了一眾天上仙人形的象。還刻十座鯨魚、玄武,身後揹負著釣臺。看上去既像是從地面踴出,又如同從天上凌空而下,生動異常。釣臺後連著的是一座九龍殿,殿前有九龍吐水匯成一水池。

劉睿影曾聽過查緝司內的閒話,說西遊園其實完整保留了下來,分給詔獄之後,在前面修建了個不小的牌坊,這才將其徹底擋住。不過夜深人靜時,在詔獄後牆根處精力片刻,著實是可以聽見嘩啦啦的聲音,好像是那九龍吐水仍舊不息。、

但劉睿影卻從來沒有這般冒險去過詔獄。

因為他從另一個人那裡聽來的閒話,確實是說那可不是水流的樂音,而是人血。孰是孰非也無從考證,劉睿影也就只是聽聽罷了。在查緝司裡這麼多年,唯有詔獄這一處地方讓他覺得可怕又神秘。小時候還想走進去瞧瞧,現在卻是也斷了這念想。要不是今日剛剛返回,四處閒逛,他也不會走到這詔獄門口。

出門前,還是個查緝司中未入流的小吏,沒想到等回來竟然就成了省旗。以前住的地方,應當是不合適了。劉睿影不知道查緝司會做什麼樣的安排,不過肯定還是在這座院子中無疑,他卻是也不想出去住在中都城中。

外面的人看中都查緝司是什麼眼光,裡面的人看出去就是什麼樣子。中都城中都的老百姓們對查緝司始終又驚又怕,其實住在其中的人也都和他們一樣普通。每天都要吃三頓飯,還得拉屎尿尿放屁。到了一定的年齡,男女之間也會互相傾慕。查緝司甚至還會組織適齡的年輕人們互相認識。

因為這樣結合後誕生下來的子嗣,從出生的那刻起,就被打上了中都查緝司的烙印。以血緣為紐帶的力量,永遠是這個人間最牢固的關係。劉睿影的父母雖然早已離世,但他便也是這種機制下的產物。

要是放在別人身上,這或許是一種悲哀……因為劉睿影一出生,就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不過出生這件事,本來就和沒有道理。 總是這麼稀裡糊塗的,就睜開了眼睛,而後“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算是將這儀式高義段落。

這是一種極為自私的行為。

沒有選擇,所以自私。

但劉睿影卻從來都沒有這樣想過。

他從來不瞭解院牆外面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只是在偶爾出去的時候覺得有些擁擠。那些人說話的聲音都比查緝司中人嗓門大, 腳底下步子也要匆忙不少,讓劉睿影有些不太習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