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錦侃口中讓劉睿影下葬的這處風水極好的地方,叫做鳳凰池。
說實話,這如今的鳳凰池只是徒有虛名,並不漂亮。
但它好歹也是博古樓十大奇景之一。
雖然叫這麼個名字,但是池子裡並沒有鳳凰。
就連鳥也很少……但是卻有很多蚊子。
說來也奇怪,整個博古樓其他的地方都沒有蚊蟲,好像是全都聚集在這裡了一樣。
鳳凰池很小很小。
小到都不能稱之為湖,只能叫作池。
停水圓者曰池,方者曰塘。
但鳳凰池卻的形狀卻是不圓不方,看上去十分別扭。
不過在皇朝時期和更早的博古樓中,這鳳凰池可是位於中心,委實是華麗異常,金碧輝煌!
每日裡燈火人流不絕,十二個時辰中,每到一個還會有水發景觀騰起水柱搖擺報時。
那會兒,狄緯泰還是個小童。
就連最為基礎的《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都還未背熟。
博古樓也不似現在這般好像鐵板一塊。
雖然現在也並不是看上去的這麼團結,可是樓主卻只有狄緯泰一位。
在那時,卻有九位。
九位樓主。
九位八品金綾日。
這是何等震撼的景象?
湏、湐、湑、湒、湓、湔、湕、湗、湙。
這九個姓氏,每一族一位,掌管著博古樓的九座經樓。
據說,這九大姓氏是定西王域和震北王域這兩片土地上,在遠古時就誕生的最早的一批居民,因此他們也被稱作上古九大姓或上古九大族。
姓氏中盡皆帶有水字旁,是因為在文明的初期,人類只知擇水草而居,便以此把水嵌入了姓氏。
每一族的輩分最高者,在族內稱族祖,在博古樓內任樓主。
這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規矩,也不知有幾千年沒變過了。就是那建立了大一統皇朝的星劍仙,也沒去更改過。
相反,聽說他還請這九位族祖樓主吃過飯。
與之相比,五王的時代就顯得太過於淺薄……
其中最年長者比狄緯泰還年輕,那王域的歷史又怎麼能和博古樓相比呢?
於是乎,五王共治也沒有改變這博古樓的格局。
但是外不亂,己卻先不穩。
萬年基業總是從底部與內部開始瓦解。
很多事物一開始把自己標榜的的太高,後來就會死的太慘……
那名叫狄緯泰的小童,他已經長大了。
不僅能熟背《百家姓》、《三字經》,其餘的經史子集也全都不在話下。
不僅能熟背這些經史子集,就是運籌帷幄提筆秀山河也是信手拈來。
他就這麼著。
靠著一顆腦袋,一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