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熙朝建立時間不長,各地又時常有天災,糧食的產出一直都供不應求。
最近幾年高產作物大面積推廣,彌補了不足,釀酒的條件被放寬,釀酒業也隨之興盛起來。
酒莊還會以釀製葡萄酒為主,但是董長河會的釀酒手藝也不能浪費了,各種花釀、果酒、糧食酒、高度酒雪兒都沒打算放過。
對於酒莊的經營理念軒轅漠與青伍亦是第一次聽聞,倒是一致認為是可行的,因而只加了幾條他們感興趣的與雪兒探討。
雪兒也沒有反對,斟酌後同意了。
董長河為了自家的釀酒作坊,已經將潭水河西岸的三百多畝旱地改植野葡萄了,開春的時候就插上了葡萄枝條,不出三年就能掛果。
董長江在董成義的建議下,也將自己家那後開的五十畝荒地種上了葡萄。
這兩年先收購野葡萄,三年後收購的加上自己家產出的葡萄,就足夠酒莊使用了。
而雪兒要建的酒莊就規劃在潭水河西岸的九盤山上。
酒莊不會佔用現在的葡萄園,因地制宜建到半山腰。
為了將酒莊做大,雪兒還建議將九盤山上的山潭一併買下,利用山潭的自然生成的泉水釀酒。
如此酒莊一方面利用了董家村的自然風景,一方面利用九盤山的地勢,加上董家村本就地處官道邊上,往北直通長海縣城,往南直通鹽場,南北過路的官商很多。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這酒莊都佔了,不信這酒莊建不成。
軒轅漠倒是大方,答應將董家村北面與西面的九盤山全部買下,作為酒莊的產業。
雪兒自是歡喜,立即就答應了。
最後說的就是單獨的海鮮酒家,雪兒沒有隱瞞,直接說出自己的私心:“至於海鮮酒家我是有私心的。
我有三位姑姑,還有三位大伯與叔叔。
幾位姑姑與叔叔對我都不錯,在我落難的時候,是他們給了我一絲溫暖。
如今大伯與堂哥幫縣侯府經營作坊,三叔有了棉布的專營權,四叔還要考取功名。
二姑幫母親打理簪花的事情,只有大姑如今還沒有著落。
大姑父是漁夫出身,一年到頭風裡來浪裡去,亦是掙不了多少銀錢。所以我想專門經營這家海鮮酒家,為的是讓大姑好過些。”
雪兒不想大姑父再做漁夫了,這個職業太危險。
如今大姑又懷孕了,生個兒子的面很大。
將收購海鮮這一塊交給大姑父再好不過,至於生產耗油的事情也可以完全交給他,利潤可以兩家對半,如此不但還了大姑的恩情,同時自己的弟弟們又可以多一項收入。
軒轅漠對於雪兒的過去不是多瞭解,但是在董成義那也套了一些話,知道她之前過的似乎很苦。
如今親口聽雪兒說,他心裡有些刺痛,很是斬釘截鐵的言道:“小嫂子,別說長海縣是靠近大海的,即便不是,您能如此直言相告,四弟亦是支援的。”
雪兒展顏一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