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成,你行,你是真行!”李東衝楊衛成豎起大拇指,“我天不服地不服,就服你一個!你說你怎麼就能想得到要生產座鐘呢?還找到生產廠家……”
“哈哈,細節處見真章。”楊衛成道,“再說了,你也別隻給我戴高帽子。你自己不也是很厲害?前幾天你交易所倒手賺了多少?小兩萬吧?”
“嘿!”李東被誇的臉一紅,“都是你教的,我跟著做就是了。”
“對咯,好好的,咱哥倆要做世界首富!”楊衛成躺倒在床,暢想著未來。
“這一次座鐘估計能賺多少?”李東問。
楊衛成肚子裡盤算一番,回答道:“拋除人工、材料、運輸、撲貨等成本,一萬隻座鐘大概能有十來萬的利潤吧。”
“我天哪!”李東驚訝,“這玩意兒不顯山不露水的,利潤這麼大?”
“這哪有國庫券利潤大?”楊衛成道。
說起這話,黯然神傷。
他心裡發了個很宏大的願望,以後一定要組建一個高科技公司。
李東若有所思地點著頭,又問:“那剛才你幹嘛呢?”
“你說把座鐘送劉小姐的事?”楊衛成笑了笑,“劉小姐是中海人,身邊親朋好友眾多,眼光又很高。經她傳出去的口碑,比我花錢打廣告還有效呢。等咱們貨往商店一鋪,還愁銷路?”
“你是這個!”李東又豎大拇指。
現在他對楊衛成只剩下佩服。
卻說工廠生產順風順水,不日一萬隻座鐘運到中海。
楊衛成按照原先所想,往中海各處商店送貨鋪貨,果然十分暢銷。沒多久全部售馨,利潤也和楊衛成估計的差不多。
他賺到錢了,李永富也嚐到甜頭。人工費賺點,材料上摳點,這一回楊衛成算是解了他燃眉之急。
後來他又電話聯絡楊衛成,問下一筆訂單什麼時候到位,楊衛成索性就再定了五萬只座鐘,依舊是照前例。
只不過有了上一次的合作墊底,這次楊衛成深得李永富信任,先貨後款,甚至合同也是到楊衛成有空時再去籤。
這段時間,楊衛成在中海、舟市兩頭跑,忙得不亦樂乎。
這天他剛剛下火車,穿過站前廣場準備去公交站,遠遠被一個人叫住。
“小楊,這麼巧,你剛到中海嗎?”
楊衛成轉頭一看,張桂芝和一箇中等身材的男人正拖著行囊,朝他打招呼。
“張姐,真巧!謝大哥出院啦?”他匆忙跑上前,和兩人握手。
“是。”謝中玉靦腆地笑了笑,這是個老實男人,實在不適合做生意。
楊衛成和她倆攀談片刻,得知他們今天辦好手續,那邊也結了案,準備回京。
“提前復職,還是老老實實教我的書吧。”張桂芝感慨道。